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肝性黄疸中医证候规范化提供临床依据。初步总结出黄疸病各证型的必要症、特征症、一般症及其证型分布规律。 方法 文献研究:采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方法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制定黄疸病临床调查表。临床研究:采用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系统采集肝性黄疸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频数分析法,建立数据库,确立肝性黄疸中医各证型的必要症、特征症和一般症。 结果 文献统计显示:黄疸的临床症状按出现的频数依次(前十位症状)为:目黄( 94.32%)、身黄( 83.36%)、小便黄( 77.00%)、神疲乏力( 72.53%)、纳呆( 62.38%)、腹胀( 55.62%)、口干渴( 48.17%)、口苦( 45.71%)发热( 34.24%)。临床统计显示:( 1)肝性黄疸的 6型中肝胆热毒炽盛型>肝肾阴虚型>肝脾血瘀型>肝郁气虚型>湿毒内盛型>脾肾阳虚型。( 2)肝胆热毒炽盛型黄疸的特征症为:目黄、身黄、发热、小便短少黄赤;湿毒内盛型黄疸的特征症为:目黄、面色晦暗发黄、倦怠乏力、小便黄;肝脾血瘀型黄疸的特征症:目黄、面色暗黄、倦怠乏力、小便黄;肝脾气虚型黄疸的特征症:目黄、面色萎黄、纳差、小便黄;肝肾阴虚型黄疸的特征症为:目黄、身黄、倦怠乏力、小便黄;脾肾阳虚型黄疸的特征症为:目黄、面色晦暗发黄、畏寒肢冷。 结论 黄疸之“目黄、身黄、小便黄”在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均是频数较高的症状,尤其是文献研究中表现更著,而临床研究中“面色晦暗发黄、面色暗黄、面色萎黄”和身黄虽不尽相同,但着实使我们从症状中区分肝性黄疸各证型有着一定的意义,也为肝性黄疸按照规范的主症、次症标准进行区分各证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