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死亡立法与器官移植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mao82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死亡问题是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医学新问题,它的出现不仅在医学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同时对传统的法学、伦理学、社会学观点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法学界,在脑死亡被医学界提出来以后,对脑死亡立法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但是学者大都从宏观的角度论述脑死亡立法问题,而对与脑死亡立法联系最为紧密的器官移植未能进行详细的展开。本文试从如何为器官移植服务的角度来讨论脑死亡立法问题,对脑死亡立法与器官移植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运用法学的观念、方法论对脑死体器官移植的民法、刑法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并进而对脑死体器官移植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引言部分介绍了脑死亡立法与器官移植关系的主题和缘起,阐述了本文作者撰写本文的时代背景、研究此问题的意义及作者的着眼点。 第一章是对脑死亡问题的概述。首先,本章介绍了当前脑死亡定义存在的三种观点:“大脑死说”、“脑干死亡说”和“大脑死说”。其次,本章深入分析了脑死亡与植物人、脑死亡与安乐死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章阐述了本文的核心思想——脑死亡立法与器官移植的关系。作者从脑死亡立法的意义着手认为在脑死亡立法中不能回避器官移植,应对脑死体器官移植问题进行立法规范。随后,本文作者运用刑法的理念和方法,对反对脑死体器官移植的“违法阻却性理论”进行了辨说,认为“违法阻却性理论”不适用于脑死体器官移植领域,并从伦理和技术的角度论证了脑死体器官移植的可行性。 第三章是关于脑死亡立法的争议和选择。作者运用归纳和分析的方法在对当前中外的脑死亡立法概况和各种理论学说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脑死亡立法的必要性,死亡标准的选择等予以深刻论述。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脑死体器官移植立法的前提条件。 第四章是本文作者所作的一种尝试。作者对脑死体器官移植所涉民事侵权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意在提醒立法者在将来对脑死体器官移植进行立法时要注意对当事人各种民事权利的保护。在第五章,作者从为更好的保护当事人权利的目的出发,对我国未来脑死体器官移植立法提出了自己的立法构想。首先,作者认为在脑死亡立法模式上应采用专项脑死亡立法模式,但需专设一章对脑死体器官移植进行规制。其次,作者通过分析器官捐献的民法理论基础,提出在脑死体器官捐献的同意方式上应采用患者自愿同意和家属推定同意相结合的方式。接着,作者强调在脑死体器官移植立法中应建立严格的脑死亡判定和管理制度,脑死体器官的公平分配制度。另外,作者对脑死体器官移植中涉及到的各种法律责任进行了总结。 最后,作者认为,基于上述研究,我国应尽快颁布《脑死亡法》,改变目前脑死体器官移植无法可依的局面。
其他文献
环境权的提出是以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加剧,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自然资源的稀缺为背景的。环境权作为一种新兴的、正在发展之中的法律权利,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国际社会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快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房地产业于近年来获得很大发展,多层建筑和新型住宅小区大量出现,物业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业主作为物业的区分
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司法制度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我国诉讼模式正处于由传统的超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的过程中。不论采取何种诉讼模式,司法
实现村民自治,扩大农民的政治参与,是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广大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三农”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创新,农村中小企业的命题也就由此提出。首先,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制经
1979年,中国第一部与外国投资有关的法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开启了中国外国投资法30多年来的发展之路;1959年,新加坡第一部与外国投资有关的法律---《经济扩展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