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以及改善、提高学生体质水平的职责。但是,我国目前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却不容乐观。众所周知,我国每隔5年都要进行一次国民体质监测,据最新的一次《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的体质状况有所改善,持续20多年的中、小学生体质下滑趋势已经得到控制,但是我国大学生体质状况一直处于持续下降趋势。以上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工作不尽如人意,对提高大学生体质收效胜微。如何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如何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并且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已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眼前的首要任务。 支架式教学模式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满足不同学习基础和能力人群的需要,它提倡“人人参与,共同进步”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所以其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也具有针对性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本课题对前人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整理,吸取了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的成功案例和研究成果,将“支架式”教学模式引用到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来进行实验性的探索。在提倡培养学生“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前提下,本研究以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对“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进行实验性研究,宗旨是加快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进程,解决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各种问题,为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实验结果显示: 第一,“支架式”教学模式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能有效提高参与者的身体素质,以及提高学生下肢爆发力,特别在改善学生心肺功能方面和羽毛球专项素质相关的有氧耐力素质,提高程度显著。 第二,“支架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练习者的专项技术成绩,特别是在“正手发高远球”和“正手发击远球”方面,提高幅度显著。“支架式”教学模式稍好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差异性不太明显。 第三,“支架式”教学模式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能提高班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 第四,“支架式”教学模式不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完全否定,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吸取“传统”教学模式的合理、科学的部分,对其不合理、陈旧之处进行创新和改革,它符合新时代的高校育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