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货币合作问题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i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世界金融一体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现今任何一个经济开放的国家发生经济动荡,邻国乃至世界各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于自身经济、政治安全及利益方面的考虑,许多国家尤其是国力弱小的国家,或结成区域经济联盟,或结成政治联盟,以期能在这个由少数几个发达经济体制定游戏规则的经济秩序中有相对安全与稳定的位置,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经济贸易合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自中国与东盟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协议后,双方贸易往来日益密切,金融合作不断加强。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双方无论是在货币合作的意愿上还是行动中,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这可从双方在亚洲债券市场和亚洲债券基金以及清迈协议和货币互换的合作中略见一斑。国内外关于中国与东盟货币合作方面的研究和论述专著颇丰,尤其在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后,有关双方开展货币合作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该区域货币合作问题,分析建立区域共同货币区的可能性。   本文从现今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共同货币区——欧元区的建立历程及启示出发,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货币合作问题以及形成共同货币区的可能性。欧洲历时将近半个世纪,从最初的煤钢共同体到关税同盟,从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到欧洲中央银行的成立以及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的问世,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经济体和共同货币区。中国与东盟国家似乎也在走着与此相似的道路,双方是否最终能结合为一体,成为拥有共同货币的经济主体?为解答这个问题,笔者对中国-东盟的货币合作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国际货币合作的基本概念以及最优货币区理论。通过对欧洲共同货币区建立历程的回顾,总结其给予中国-东盟建立区域共同货币区的经验启示,提出中国-东盟是否也能建立类似欧盟的共同货币区的疑问。第二部分,从中国-东盟货币合作的经济、政治背景出发,分析双方货币合作现状,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五个单一标准对中国-东盟建立共同货币区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影响双方货币合作的非经济因素,得出中国-东盟尚不具备建立共同货币区条件的结论。第三部分,针对以上结论,笔者对中国-东盟在现阶段和未来开展货币合作的途径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
其他文献
投资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一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投资效率提升的历史。目前,浙江制造业已取得辉煌的成绩,“浙江模式”已被世人所熟知。浙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