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拟力法的结构负刚度非线性分析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大跨度结构与超高层结构越来越多的使用,对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爆炸、冲击等荷载下的结构非线性分析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非线性分析时,结构通常会进入塑性状态,并发生累积损伤破坏,此时结构在强度和刚度上均有所降低,在力与变形关系上表现为出现负刚度段(或下降度)。负刚度段作为结构极限强度后的软化阶段,对于强震后结构后续的承载能力及抗倒塌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成为追踪结构在环境荷载作用下累积损伤及其破坏过程的关键过程,也往往用于检验数值算法的计算性能。现阶段,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分析时以非线性分析为主。但是,随着复杂结构及超限高层结构越来越多的出现,对现有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计算机硬件设备与有限元软件计算性能的要求。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中,体现结构非线性分析过程的结构整体切线刚度矩阵在其迭代与求解过程中,矩阵规模变得异常巨大与复杂,尤其是结构进入负刚度后,数值计算往往出现不稳定与不收敛现象。拟力法作为一种结构非线性计算方法,能避免对结构整体刚度矩阵的迭代与求解,仅需对产生塑性变形的局部矩阵进行更新求解,相对于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大大减小了矩阵规模,提升了计算效率。本文开展了如下方面研究工作:(1)回顾了拟力法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拟力法的基本求解过程,在基于拟力法纤维梁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基础上,给出了基于Newmark-β积分方法的拟力法纤维梁模型动力非线性分析流程,并通过一框架算例动力非线性分析,与传统有限元ABAQUS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精确性与高效性。(2)介绍了负刚度基本理论及其引发的问题,结合拟力法对负刚度问题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有限元方法进行对比。(3)以带有软化段的钢材本构模型为例,利用该本构模型对拟力法中需根据材料状态实时变化的局部塑性刚度矩阵的数值特征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方法中整体刚度矩阵的相应数值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框架算例数值模拟,研究了负刚度对动力非线性分析的影响。
其他文献
我国季节性冻土分布广泛,很多地震位于季节性冻土区。1986年我国发生了德都地震震群。德都地震震群是较为少见的同时冬季和夏季均发生地震的震群,冬夏两季震害现象对比表明冻土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基坑工程位于密集的建筑群中,紧邻既有的建(构)筑物和市政设施,基坑的开挖与支护不仅关系到基坑本身的安全,也会对临近建筑产生影响。采用排
随着国家土木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膜薄壳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独有的特点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这些重要基础设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结构工程,人们所关注的焦
我国现存大量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多层砖混房屋,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建筑功能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受用地紧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无法大量拆除重建,因而对其
由于普通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存在着碳纤维布利用率不高、无法充分有效的提高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对梁早期抗弯刚度提高不大等缺点,为了充分利用碳纤维布高强特效的特
部分包裹型钢混凝土柱简称PEC柱,是型钢和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产物,是以现代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新型结构。本文采取结构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
本文通过处理分析哈尔滨地铁车站基坑的施工现场监测数据,发现支护结构的实测位移、地表沉降等比原设计方案都偏小,得出支护结构设计偏保守的结论。设计过于安全、保守会造成
岩爆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工程地质灾害,在实际工程中,给人员、财产、工期等带来严重损失。因此,要深入的研究岩爆预测方法,合理、有效地提高岩爆危险性预测的水平,减少岩爆带
钢筋混凝土环形截面电杆所具有的自重轻、承载力强、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耐久性好、维修成本低等突出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铁路系统和邮电系统。但混凝土结构由
近年来由于使用有机保温材料作为外墙保温材料而引起的火灾事故频发,为了解决建筑保温材料的安全性问题,针对有机保温材料防火性差、易老化等不足,急需制备一种新型安全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