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ZSMJ_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杏栽培历史悠久,长期的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遗传变异,导致了某些基因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渗入,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杏种质资源。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的角度,通过表型数据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新疆栽培杏和野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利用两种方法探讨新疆栽培杏和野杏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并构建其核心种质,初步构建了新疆主栽杏品种(系)的指纹图谱,旨在为新疆杏种质资源的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品种鉴定以及育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栽培杏来说,无论是数值性状还是非数值性状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轮台采样点均具有最大值(0.983 4,4.831 6)和(1.033 8,4.886 4),表型多样性最丰富,托克逊采样点的表型多样性最差,其它采样点居中;对于野杏来说,霍城居群均具有最大值(0.979 9,4.729 9)和(0.981 9,4.770 1),表型多样性最丰富,巩留居群居中(0.975 5,4.385 7)和(0.978 6,4.416 0),新源居群最小(0.944 7,3.241 9)和(0.945 2,3.277 1);栽培杏和野杏种质资源均以果形指数和叶片长宽比的遗传稳定性最好,单果重和核鲜重的遗传稳定性较差。2.表型水平上,栽培杏12个采样点间,阿合奇和策勒采样点间的欧氏距离最大,为38.191 8,亲缘关系最远,英吉沙和轮台采样点间的欧氏距离最小,为9.241 7,亲缘关系最近;野杏3个居群间,新源和巩留居群的欧氏距离最大,为20.445 3,亲缘关系最远,霍城和新源居群的欧氏距离最小,为19.218 6,亲缘关系最近。3.采用ISSR技术,利用筛选出的22条引物分别对320份栽培杏种质资源和135份野杏种质资源进行扩增:对于栽培杏来说,共扩增出485条条带,有47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8.56%,栽培杏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和香农信息指数分别为98.56%、1.985 6、1.381 6、0.240 9和0.370 5,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轮台采样点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阿合奇、策勒和托克逊采样点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差;对于野杏种质资源来说,共扩增出467条条带,其中46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9.49%,野杏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和香农信息指数分别为99.57%、1.995 7、1.387 9、0.244 9和0.387 4,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霍城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巩留居群居中,新源居群相对较差。4.分子水平上,栽培杏各采样点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263 2,遗传变异有73.68%存在于各采样点内,26.32%存在于采样点间;而野杏各居群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135 7,遗传变异有86.43%存在于居群内,13.57%存在于居群间;栽培杏和野杏居群的基因流分别为1.399 8和3.185 5,显著大于1。5.分子水平上,栽培杏以英吉沙和轮台采样点的亲缘关系最近,遗传相似度最高为0.983 9,遗传距离最小为0.016 2;阿合奇和策勒采样点的亲缘关系最远,遗传相似度最小为0.839 0,遗传距离最大为0.175 6。野杏以新源和霍城居群的亲缘关系最近,遗传相似度最高为0.950 6,遗传距离最小为0.050 7;新源和巩留居群间亲缘关系最远,遗传相似度最小为0.926 3,遗传距离最大为0.076 5。6.利用经标准化处理后的35个表型性状数据构建新疆栽培杏和野杏核心种质,采用优先取样策略,根据欧式距离和最短距离法进行逐步聚类,是构建栽培杏核心种质较适宜的方法,以25%的取样比例选取的68份栽培杏核心种质,保留了原种质97.83%的性状表型值,能够很好地代表原种质的表型遗传与变异;采用优先取样策略,根据欧式距离和离差平方和法进行逐步聚类,是构建野杏核心种质较适宜的方法,以25%的取样比例选取的33份野杏核心种质,保留了原种质97.24%的性状表型值,能够很好地代表原种质的表型遗传与变异。7.基于ISSR分子标记,采用位点优先取样策略和Jaccard遗传距离进行多次聚类,是构建栽培杏核心种质较适宜的方法,核心种质包含68份杏种质资源,保留了原种质21.25%的样品,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香农信息指数的保留率分别为95.19%、95.94%、97.99%、102.29%、110.92%、110.04%;采用位点优先取样策略和Nei&Li遗传距离进行多次聚类是构建新疆野杏核心种质较适宜的方法,核心种质包含31份野杏资源,保留了原种质22.96%的样品,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香农信息指数的保留率分别达到92.69%、98.83%、99.42%、103.26%、109.24%、108.31%。最后,结合主坐标轴分析法和表型性状分别对栽培杏和野杏的核心种质加以确认,表明二者的核心种质均能全面代表原种质的遗传与变异。8.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重复性好、多态性丰富的4个引物作为特征引物,分别为UBC809、UBC836、UBC844和UBC850,共扩增出78个位点,其中73个为多态性位点;48个新疆主栽杏品种(系)的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和香农信息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931 3、1.436 8、0.262 2和0.402 8,说明各品种(系)具有相对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黄肉油杏’和‘大五月杏’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84 6,遗传距离为0.122 6;‘库曼提’和‘索格佳娜丽’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64 1,遗传距离为0.572 5。将4个引物两两组合相结合起来,可快速、准确地鉴别46个杏品种(系),只有‘辣椒杏’和‘伊犁阿克玉吕克’需要三个引物组合才能鉴别出来,并利用这4个ISSR特征引物通过Gel 2.0指纹图谱自动识别系统构建了48个杏品种(系)的DNA标准指纹图谱。
其他文献
<正>大地是人类的家园,地理既是人类思考的基本背景,也是人类思想的重要对象。人在地理中思考,也在思考中建构地理。唐晓峰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后者,即中国古代思想家如何在思想
电网清洁能源建设是整个环境保护领域的关键技术内容之一,经过长达10年的发展,我国的清洁能源的技术发展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且太阳能、电能等核心节能技术的发展都有所突破。
室内环境GPS定位与导航技术的研究实质上是低信噪比环境下信号的处理问题,文章对室内环境下导航与定位的关键技术:微弱GPS信号捕获、微弱GPS信号码跟踪、室内环境下位置解算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男女及城乡不同人群的主要死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订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重庆
目的探讨肝损伤指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7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毒
玛湖是新疆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纵向上的几套砂砾岩地层制约了钻井提速。针对该地区的地层特点,制定了液力冲击器提速技术措施。液力冲击器能够以一定的频率给钻头施加冲击
目的:探讨自拟养心活血汤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
<正>进展性脑梗死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呈进行性加重,在48 h、甚至7 d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其发病率占脑梗死患者的26%~43%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城市精神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意义。经历了长期发展,洛阳城市精神已经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且添加了鲜活的时代
经过调研国内外资料发现,由于筛管的不密封性,在水平井筛管完井井段无法单独使用机械封隔器进行封隔,需要注入化学凝胶(液体胶塞)来配合机械封隔器进行水平井筛管完井分段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