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我国环境治理投资绩效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梳理了现有研究方法,并且剖析我国环境治理投资的现状,包括资金来源、投资水平和投资结构等方面。首先基于2000-2012年30个省份的要素投入与产出数据,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分析了包括环境治理投资要素在内的环境治理总体绩效,并进一步评测了环境治理投资绩效。SBM模型相对于传统的DEA模型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测算包含非期望产出的绩效水平。我们选取环境治理投资数额、环境从业人员数目以及能源消耗量作为投入变量;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以及各省GDP作为产出变量,其中前三者为非期望产出。在评价样本方面,我们选取六大行政区域及全国30个省份(由于数据的可得性问题,不包括西藏省),以期实现从整体到局部的层层抽丝剥茧的分析。在评价指标方面,为了实现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我们选取了环境治理总体绩效得分和环境治理投资绩效得分两大指标;其中,环境治理总体绩效得分是根据SBM模型的计算结果直接得出,而环境治理投资绩效得分是根据SBM模型得出的环境治理投资冗余结果进一步计算得出。.其次,在SBM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令环境治理投资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环评执行项目数、环境来访信件数对环境治理投资效率有正向的影响;三同时执行项目数、排污费收入、第二产业占比、人口自然增长率对环境治理投资效率影响为负;财政收入、环境来访批次、RD经费支出对环境治理投资效率尚未表现出显著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针对需要重点关注和提高环境治理投资绩效的省份,本文提出了一些适当的政策建议:加强环境评价执行监管,防止三同时评价过程中的资金滥用现象;提高政府运用财政收入的能力;提高公众监管意识;科学研究注重于环境保护相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等。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首先选取合适的投入变量、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变量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区域以及省份的环境治理总体绩效以及投资绩效;其次,我们采用计量方法分析环境治理投资绩效的影响因素,突破了以往仅限于理论研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