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化剂对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的作用与机理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mb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石膏作为典型大宗固废,其堆放量已超过3亿吨。磷石膏的产排量日益增大已严重影响了环境可持续发展,其综合处理与处置已成为磷化工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是大量消耗磷石膏的途径之一,但磷石膏分解温度过高、能耗过大的缺点依然严重制约着该技术推广。本文将矿化剂用于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以克服传统工艺的不足,从而降低磷石膏分解温度,提高分解转化率。主要研究了矿化剂对磷石膏还原分解的作用效果,从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角度对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物相变化、微观形貌和元素迁移等变化规律,探讨矿化剂对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的反应机理。本论文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选取不同的矿化剂用于磷石膏的还原分解,从中筛选出了适宜的单一矿化剂(CaF2),有效降低磷石膏分解温度,提高其还原分解效果。添加3 wt%矿化剂CaF2时,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C:S摩尔比0.7、分解温度950℃、分解时间为60 mmin,进口载气中氧浓度设置为1.9~2.2%,反应体系PCO/PCO2为13-18%。在最优条件下,磷石膏的分解率高达90.6%,SO2转化率也达到70.4%,分解尾气中的S02体积浓度高达11.9 vol%,可以满足工业制硫酸的要求。磷石膏还原分解的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复合矿化剂为2 wt% Na3AlF6、2wt% CaF2,分解温度是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的显著性因素;磷石膏分解前后物料的微观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相分析和元素含量分析发现,加入适宜的矿化剂后,磷石膏分解产物主要成分为Ca2SiO4、Ca3SiO5及少量的CaSiO3,是水泥熟料的主要组分。动力学研究表明,采用Coats-Redfern法计算获得在矿化剂CaF2作用下磷石膏还原分解的活化能为E=380.06 kJ/mol,指前因子A=1.56×1016。等转化率法估算磷石膏还原分解的活化能可以直观地看出转化率与活化能的变化规律,用Flynn-Wall-Ozawa法和Vyazovkin and Wight法分析磷石膏分解的动力学可知,转化率较低时的反应机理十分复杂,可能存在多个平行竞争反应。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元素平衡研究发现,硫元素的迁移包括固相迁移和气相迁移,硫在分解残渣中主要以CaS和CaSO4的形式存在,在气相中除SO2外,还有未知含硫组分;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中氟元素的迁移形式主要存在于固相成分中,气相氟组分的转移与转化并不明显。
其他文献
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废渣,随着磷石膏排放量逐年增加,解决其资源化利用问题迫在眉睫。利用磷石膏制备硫铝酸盐水泥是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
随着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高校内部已拥有一定数量的数字教育资源,但由于建设初期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出现了局部有序、整体无序的
磷石膏的堆存问题由来已久,磷石膏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向是用作水泥缓凝剂,但由于磷石膏中含有少量有害杂质而且较难除去,相比天然石膏,其应用性能较差,因此中国磷石膏在水泥行
<正>大家都知道,毛泽东虎气雄风、一世坚强,但人们却往往忽略了他柔情似水、忧患如山的另一面。顺手查查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2003年12月由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外商投资纷纷落沪,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在上海成立了亚太区集团总部和共享服务中心。共享服务中心(Shared Services Center)作为全新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与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不相匹配,办学资源补充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办学规模
我们审视历史,决不能简单地站在个人得失立场,必须跳出个人局限站在人民和历史乃至最终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方可能得到事物的真谛与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