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加热腔体内对流结构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mallsta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流从被人发现到研究至今,我们自然生活中出现最多的还是热对流,这些对流现象随处可见,小到日常生活中的水壶烧水时产生的对流,大到空气中的大气环流。对流对我们来说不仅仅只是自然现象,我们还利用对流来改善和方便我们的生活,例如电子设备的散热、楼房中的绝热和太阳能的集热装置等,对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由于对流现象出现的广泛性、效用性及趣味性,科研人员对对流的研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前进着。倾斜加热腔体模型就是在传统水平矩形对流腔体的基础上施加倾斜角度,使其成为一个新的对流模型并且用这新模型来研究对流的结构及其力学特性。本文主要是运用Fluent软件,对三种Pr数不同的流体(Pr=6.99,Pr=0.72,Pr=0.0272)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研究三种流体的普朗特数、加热模式(下壁面均匀加热、下壁面周期性加热、下壁面局部加热)、矩形腔体的倾斜角度对流体运动的影响,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1)下壁面均匀加热模式下:倾斜角度较小的条件下,温度场是具有周期性的类似于正弦函数的弯曲曲线,速度矢量图体现了流体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交替流动,流线图是由多圈组成的斑图,发现Pr数越小,形成的流线图中的对流圈越少,波数越小;倾斜角度较大的条件下,发现Pr数不同,流体所形成的对流结构之间差异较大。(2)下壁面周期性加热模式下:倾斜角度较小的条件下,以加热周期内的温度场为单位,温度场由褶皱状层叠的弯曲曲线组成,速度矢量图体现了流体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交替流动,流速较小处,流线图无法显示对流圈,不同Pr数每个加热周期内的对流圈个数不同,流线图的周期性也不同;倾斜角度较大的条件下,Pr=6.99、0.72两种流体的对流结构较为相似。(3)下壁面局部加热模式下:倾斜角度较小的条件下,温度场都是由褶皱状层叠的弯曲曲线组成,以加热段内的温度场为单位,具有周期性,流线图在加热段内是由多圈组成的斑图,恒温段内的流体产生微弱流动但在流线图中没有显示;倾斜角度较大的条件下,在加热段内,温度场曲线较为平滑且只有一个上升下降的变化,流线图为一个封闭完整的对流圈,不同Pr数速度矢量图差异较大。(4)倾斜角度和普朗特数对对流特性的影响:流体主要出现多圈、局部单圈和单圈三种对流斑图;通过将最大流速无量纲化后的最大振幅,间接分析最大流速和努塞尔数随控制参数的增大而发生的变化。
其他文献
洪水具有灾害性和资源性的双重特性,我国广大的北方流域水资源十分贫乏,且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合理利用洪水这种非常规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培养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其中便包含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高中生经常会反应自己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有些题听懂但不会做,从而失去信心,造成数学思维能力的障碍。当然,学生自身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的不恰当或者说教师的不恰当教学方法,都可能使学生产生数学思维障碍。这就造成了学生成绩下降明显,感觉自己无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本文就从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分
近20年来,流域生态系统以及水环境服务功能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依托国家自然资金项目“基于生态经济学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流
干旱和低温胁迫是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阻和作物减产的重要环境因素。研究植物对干旱和低温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对小白菜的三个品系苏州青(BcL.1)、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