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唑啉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筛选及Erlotinib抗肿瘤新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kstudybitc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人们对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知识的不断增加,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分子靶点设计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受到关注。加上晶体衍射技术、组合化学、分子模型、高通量筛选技术以及计算机化学的发展,靶向性药物日新月异,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基于结构和作用机制的药物设计已成为当前发展抗肿瘤药物的主流方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ErbB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K)活
其他文献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M)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对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和
学位
内耳疾病和脑部疾病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两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全身给药。但由于血-内耳屏障(BIB)和血-脑屏障(BBB)的存在,限制了绝大多数药物经血入耳和脑,全身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且毒副作用较大。研究发现,采用临床常用的内耳局部给药方法——鼓室给药(IT),药物可经圆窗膜(RWM)进入内耳外淋巴(PL),并可通过耳蜗小管转运至脑脊液(CSF)及脑,提示经内耳局部给药可用于内耳疾病或脑部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