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区6种棕榈科植物抗寒性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kk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棕榈科(Palmae)植物以其整齐独特的树形、优美高雅的树姿,正在成为我国南方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南昌地区冬季寒冷、种源缺乏等限制因素使棕榈科植物引种栽培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开展棕榈科植物抗寒性研究,继而推广北移,具有重大意义。   本论文以华盛顿棕(Washingtonia robusta)、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银海枣(Phoenix sylvestris)、布迪椰子(Butia capitata)、美丽针葵(Phoenix roebelnii)6种棕榈科植物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模拟自然低温环境下的生理生化变化。以15℃为对照,分别测定以上6种植物在0℃、-3℃、-6℃、-9℃、-12℃低温条件下的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等生理指标,在此基础上对6种棕榈科植物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其在南昌地区的越冬适应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从0℃到-12℃降温过程中,6种棕榈科植物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P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低温下的不同树种之间,以及各树种的不同低温之间均呈显著极差异。   2、布迪椰子、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银海枣、蒲葵、美丽针葵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10.4℃、-9.5℃、-8.8℃、-7.5℃、-6.2℃、-2.3℃。   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6种棕榈科植物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细胞质膜透性、保护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其抗寒性密切相关;人工低温胁迫下6种棕榈科植物的抗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布迪椰子>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银海枣>蒲葵>美丽针葵。
其他文献
本文以广西钦廉林场6年生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的9个种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花序桉木材生长指标(树高、胸径)、解剖特性(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纤维腔
本刊小学教育教学版立足于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水平,从而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双向互动及不断深化。  2018年,我们继续关注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话题,注重打通学科界限,与大家一起,跳出学科看教学,并努力从教学走向教育,引发有深度的研究及多角度的评论。目前遴选出如下话题:  1.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  2. 统编教材分析及其教学;  
期刊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是珍贵的药用植物,由于不合理采摘,野生刺五加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入保护植物。对刺五加进行人工培育、扩繁,是满足人们需求的主要途径,而建立高效的刺五加体细胞发生体系则是实现这一目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体细胞胚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这一发生机制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物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全世界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人口老龄化己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的大环境前提下,我国也已经加入了“老
森林的非木材林产品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大规模毁林和森林退化等综合诱因导致的生态失衡及其衍生的危害与灾难,人类不得不对非木材林产品资源及其产品价值进行重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