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棕榈科(Palmae)植物以其整齐独特的树形、优美高雅的树姿,正在成为我国南方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南昌地区冬季寒冷、种源缺乏等限制因素使棕榈科植物引种栽培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开展棕榈科植物抗寒性研究,继而推广北移,具有重大意义。
本论文以华盛顿棕(Washingtonia robusta)、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银海枣(Phoenix sylvestris)、布迪椰子(Butia capitata)、美丽针葵(Phoenix roebelnii)6种棕榈科植物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模拟自然低温环境下的生理生化变化。以15℃为对照,分别测定以上6种植物在0℃、-3℃、-6℃、-9℃、-12℃低温条件下的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等生理指标,在此基础上对6种棕榈科植物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其在南昌地区的越冬适应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从0℃到-12℃降温过程中,6种棕榈科植物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P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低温下的不同树种之间,以及各树种的不同低温之间均呈显著极差异。
2、布迪椰子、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银海枣、蒲葵、美丽针葵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10.4℃、-9.5℃、-8.8℃、-7.5℃、-6.2℃、-2.3℃。
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6种棕榈科植物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细胞质膜透性、保护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其抗寒性密切相关;人工低温胁迫下6种棕榈科植物的抗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布迪椰子>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银海枣>蒲葵>美丽针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