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出口和投资增长乏力,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现阶段政策导向。促进消费的前提在于促进内需,而我国近几年注重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使得需求端和供给端不匹配,导致了消费增长并不显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普及程度及教育层次发展迅速,文盲率被控制在了极低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随时间提高。 本研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统计年鉴数据,对我国的教育现状和消费结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发现,我国教育存在地域不平等的问题,各省人均受教育程度不一,增长速度不一;我国消费结构存在城乡不平等问题,城市消费更加多元化、享乐化,农村消费更加单一化、生存化,同时城乡各类消费存在差距,而且差距随时间增大。随后通过ELES模型,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教育对于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除了医疗保健消费外,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对各类消费品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不同的消费类型,教育影响程度不一,如教育对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影响最大,对食品消费影响最小,对医疗保健消费影响不显著。为了解释教育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本文引入结构方程对教育之于消费结构影响进行路径分析。结果发现,教育之于消费结构影响的不同路径对不同类型消费品具有不同的影响,呈现多样性特点。结合我国背景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大西部教育投资,促进我国教育公平;注重教育质量提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结合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