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背景下,产能过剩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列为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2017年5月,习近平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指出,深入推进去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处置僵尸企业是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僵尸企业的数量日益增长。大量僵尸企业的存在导致市场资源错配,不仅严重违背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降低行业生产率,诱发金融风险,而且导致创新力不足,产业的转型升级难以实现。僵尸企业的处置不当同样会引发资源错配、银行业经济危机以及大量劳动力失业等不良后果。因此,要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应首先明确僵尸企业的定义和判定标准,针对不同僵尸化程度的僵尸企业进行有效分类处置。本文基于僵尸企业的定义及特征,修正僵尸企业的界定标准,以沪深A股2009-2016年数据作为样本,选取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输血率,超额利息支付率,累计亏损时间,累计吸血时间8个特征变量来判定和衡量僵尸企业的僵尸化,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确定僵尸企业的特征变量相关权重,构建了符合我国僵尸企业的僵尸指数,判定和衡量僵尸企业的僵尸化,作为界定僵尸企业的量化标准,可操作性强,僵尸指数判定效果的准确率达到了90.94%,提高了僵尸企业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僵尸指数可应用于衡量企业的僵尸化程度,为僵尸企业的处置和清理提供了依据。僵尸指数的构建实现了判定僵尸企业,衡量企业僵尸化程度以及预警功能的统一,完善了僵尸企业界定标准的相关研究,结合僵尸企业特征变量与企业僵尸化程度,为僵尸企业市场退出路径选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