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式生成的极少主义建筑建构逻辑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__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少主义建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极少主义文学与艺术领域,凭借其简练的形式、纯净的空间和精巧的结构,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建筑潮流中的重要力量。针对当下中国学术界形式生成与建构逻辑关联性思考呈系统性缺失的现状,以极少主义建筑简约形式与其背后复杂而巧妙的建构逻辑之间的二元矛盾为切入点,对揭示形式生成与建构逻辑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极少主义建筑建构逻辑为研究对象,对极少主义建筑进行哲学、宗教、艺术等文化溯源,通过案例分析与图解分析法分别从结构、构造、材料三个层面总结建构逻辑操作方法,结合比较分析,整理并归纳其与形式生成的关系。文中首先对极少主义、形式生成、建构逻辑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系统梳理当代极少主义建筑发展脉络,总结极少主义建筑建构逻辑之于形式生成的两种关系,即“建构”逻辑之于形式的清晰性表达与“非建构”逻辑之于形式的抽象性表达。其次,结合大量当代案例尝试总结操作方法。“建构”逻辑的操作方法为结构受力逻辑清晰可辨、构造连接逻辑诚实表达、材料连接逻辑理性正确,它们分别对应着建筑形式的结构视觉、细部视觉和工艺视觉。在“反建构”逻辑的操作方法中,构造整合与隐匿、结构均衡与悬挑对应着形式的“轻与薄”,结构连续与平整、构造超平与精细对应着形式的“整体性”,结构错位与切割、构造分离与退让、材料并置与拼贴对应着形式的“冲突性”。本文系统梳理了极少主义建筑建构逻辑,探讨其对形式生成的具体影响,弥补形式生成与建构逻辑关联性思考的缺失;深入剖析了不同操作方法指导下的建筑形式生成,以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能起到指导作用,对中国建筑发展提供一定的启迪。
其他文献
EHS(Environmental,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是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的缩写。EHS部门是公司负责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综合管理的部门。作为大型跨国生产型企业成立EHS部门,通过建立并有效运行EHS相关管理体系,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事故率、职业病率的目的,减少因生产事故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同时也是企
链霉菌拥有丰富的初级代谢途径和强大的次级代谢能力,它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小分子药物的重要来源,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受到很多复杂的调控,研究其调控的分子机制,可
陵寝是重要的礼制建筑。当前建筑学界对清代陵寝的研究主要以制度演变、个案工程、风水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为主,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陵寝建筑本质上是为丧葬和祭祖活动服务的,所有的建筑功能、组群格局、空间组成都应围绕参与仪式活动的人来展开。没有将仪式活动梳理清楚,就难以全面、深入地阐明陵寝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陵寝建筑与仪式活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陵寝的仪式空间,陵寝中的每座建筑都参与构成并划分了葬
目的:通过分析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以及其组分聚集情况的相关性,为代谢综合征的预防控制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1.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某医院健康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X022是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产菱形伴胞晶体的菌株,经形态特征镜检和16SrRNA基因鉴定,初步确定属于苏云金芽胞杆菌库斯塔克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a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儿童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天津市南开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在3岁-14岁,共入组107例,均无其它系统疾病。收集入院后所有肺炎患儿年龄、性别、身高、呼
随着化石能源短缺和温室效应加重等一系列问题的日益突出,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为促进电力低碳化,因此需提高可再生清洁能源在电力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并且减少传统化石燃料机组的碳排放强度。一方面,水电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在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梯级水电站之间兼具电力和水力的双重联系,对其进行发电优化调度时应综合考虑水资源在梯级水电站之间的优化
学位
蛋白质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生命活动最主要的实施者。蛋白质的功能大多通过与配体如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实现,某些结构域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这些结构域的结构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开始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历史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师与学生的主要依据。而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对义务教育阶段和大学深入系统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编撰尤为重要。2019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与原有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指导思想、编排方式以及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