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权威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在学校这一培养人的社会集体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过程中会发挥出巨大的教育力量。如果缺少教师权威发挥作用,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然而在追求学生自由、高呼摆脱束缚的教育时代,教师权威被许多人误解为教育道路上的绊脚石。教育者对于教师权威有了众多不同的阐释,以至于概念上的混乱阻碍了人们对教师权威问题的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自身往往因为对教师权威的内涵认识不清而产生诸多现实中的困惑;而外界对教师权威的种种不合理的认识,一方面造成对教师要求的过于理想化,加重了现实中作为平常人的教师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使得社会舆论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不利于教师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基于这一现实,笔者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教师权威进行全面的整理,通过理清目前教师权威问题中存在的几点疑问来明确教师权威的内涵,进而分析中小学教师权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中小学教师权威存在问题的思路与策略,使之朝向有利于教育顺利进行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以论述:1.中小学教师权威的理性辨析。通过把握教师权威的内涵及其与教师权力、教师威信、学生自由、教师所处的地位之间的联系来明确教师权威的概念,避免概念混淆造成的错误的教师权威观。2.理清概念的同时,进一步指出教师权威存在的意义。教师权威是维持学校秩序的重要保障,树立教师权威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注,同时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文化的有效传递以及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3.中小学教师权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当前中小学教师权威现状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权威的边缘性,制度权威的脆弱性,以及权威主义的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阐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即社会投入的关注不足,缺少外部制度及环境的有利支持;对教师评价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教师自身缺乏正确的教师权威观;部分教师素质不高,缺乏威信等。4.提出合理解决目前中小学教师权威存在问题的对策。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中小学教师权威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既要加强教师的外部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政府的支持、学校和地方行政部门的支持、社会舆论及学生家长的支持;同时又要促进教师自身的支持系统,包括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权威观,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树立感召权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从个体权威走向群体权威。只有内外合力共同作用,教师权威才能真正得以确立,从而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