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权威问题研究及对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权威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在学校这一培养人的社会集体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过程中会发挥出巨大的教育力量。如果缺少教师权威发挥作用,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然而在追求学生自由、高呼摆脱束缚的教育时代,教师权威被许多人误解为教育道路上的绊脚石。教育者对于教师权威有了众多不同的阐释,以至于概念上的混乱阻碍了人们对教师权威问题的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自身往往因为对教师权威的内涵认识不清而产生诸多现实中的困惑;而外界对教师权威的种种不合理的认识,一方面造成对教师要求的过于理想化,加重了现实中作为平常人的教师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使得社会舆论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不利于教师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基于这一现实,笔者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教师权威进行全面的整理,通过理清目前教师权威问题中存在的几点疑问来明确教师权威的内涵,进而分析中小学教师权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中小学教师权威存在问题的思路与策略,使之朝向有利于教育顺利进行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以论述:1.中小学教师权威的理性辨析。通过把握教师权威的内涵及其与教师权力、教师威信、学生自由、教师所处的地位之间的联系来明确教师权威的概念,避免概念混淆造成的错误的教师权威观。2.理清概念的同时,进一步指出教师权威存在的意义。教师权威是维持学校秩序的重要保障,树立教师权威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注,同时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文化的有效传递以及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3.中小学教师权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当前中小学教师权威现状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权威的边缘性,制度权威的脆弱性,以及权威主义的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阐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即社会投入的关注不足,缺少外部制度及环境的有利支持;对教师评价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教师自身缺乏正确的教师权威观;部分教师素质不高,缺乏威信等。4.提出合理解决目前中小学教师权威存在问题的对策。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中小学教师权威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既要加强教师的外部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政府的支持、学校和地方行政部门的支持、社会舆论及学生家长的支持;同时又要促进教师自身的支持系统,包括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权威观,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树立感召权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从个体权威走向群体权威。只有内外合力共同作用,教师权威才能真正得以确立,从而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中职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五类问题":课程体系构建缺乏"融合性"、课程定位出现"功利性"、课程实施走向"唯技性"、课程改革产生"自娱性"、课程评价方式呈现"单一性",提
<正>教学《雷雨》时,有学生忽然问道:要是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后没有相见会怎样?他们愿意见面吗?我一时语塞,这个问题值得思考。想起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来:相见不如怀
根据“透明国际”组织于2006年11月6日向全球公布的腐败指数排名看,我国的清廉地位仍然远低于港、澳、台地区,这说明我国的反腐力度仍需要继续加大。常言道:“行贿不止,腐败何已
<正>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控制病虫害,使其提早成熟,并增加经济收入,许多农民目前大量使用或滥用农药,结果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不仅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更严重的危害了消费
《国语》是先秦重要典籍之一,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前967—453年)周、鲁、晋、齐、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是我国最早的国
本文选取陕北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以1986、1993、2003年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基于地物的光谱特征,采用分层提取和PCA与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研究区1986~2003年土地
论文第一部分研究了纳米稀土Gd单质及化合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具有纳米结构的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是一类兼具稀土材料特征及纳米材料特征的新型材料。这类材料因其独特的结
文中通过对综合保障工程和保障性工程的保障性、保障性参数和保障性综合参数进行分析 ,提出用保障性工程替代综合保障工程的设想。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涉及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的证据如何运用的问题。对此,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范,实践中做法不一,现实中的难题和分歧一
中国与美国达成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为两国发展双边关系指明了方向。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管控分歧是中美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涵。双方建立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