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训练对增强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及非稳定状态下技术能力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e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悬吊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训练,现已广泛用于提升运动员核心肌群力量及平衡能力等方面。本研究希望通过探讨悬吊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及技术能力的影响,为未来足球教练员及运动员科学、安全地利用悬吊训练增强运动表现提供重要方法学基础。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将24名U17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传统力量训练与悬吊训练相结合的力量训练,对照组依旧按传统力量训练法,干预实验进行8周,并分别在第0、3、6、8周进行身体素质指标及非稳定状态下足球技术测试;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获得的指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研究结果:1)在30米速度测试表现上,8周后的测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异;2)在Ilinois测试、Nebrska的能力测试表现上,8周后的测试结果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成绩分别提高了5.06%与9.94%,实验组与对照组提高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3)在二级蛙跳的测试结果中,实验组增长了2.98%,对照组增长了1.19%。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悬吊训练组优于传统训练组4)在实心球的测试结果中,实验组增长了1.33%,而对照组成绩增长了0.4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5)在闭眼燕式平衡测试结果中,实验组增长了36.6%,而对照组的成绩增长了3.8%,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悬吊训练组优于传统训练组。6)在平板支撑的测试结果中,实验组增长了26.27%,对照组增长了12.4%,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7)在非稳定状态下,受左、右、后三个方向的牵拉射门,实验组增长了63.29%、64.67%、63.29%,对照组增长了9.5%、4.5%、52.8%,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悬吊训练组优于传统训练组。8)在非稳定状态下,受左、右、后三个方向的牵拉传球,实验组增长了49.77%、69.12%、52%,对照组增长了31.2%、18.02%、12.5%,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悬吊训练组优于传统训练组。9)在非稳定状态下,受左、右、后三个方向的牵拉的头球,实验组增长了50%、59.15%、70.4%,对照组增长了40.8%、38.66%、38.66%,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悬吊训练组优于传统训练组。研究结论:1)悬吊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在进行8周的悬吊训练的干预后,足球运动员在速度素质的提升空间上与传统训练方法无异;在灵敏素质上,悬吊训练组的相对于传统训练组的提升较大,在力量素质上,悬吊训练对下肢肌群与核心力量的提升上优于传统训练组,在平衡协调能力上,悬吊训练组相对于传统训练组有优势。在身体素质中,悬吊训练对速度素质提升不明显,在力量、灵敏、平衡协调上悬吊训练上优于传统训练。2)悬吊训练对足球运动员非稳定状态下技术的影响,在非稳定状态下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较好,在头球、传球、与射门的成功率和能力上优于传统训练。
其他文献
期刊
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是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根基,田径后备人才的流向情况关系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田径运动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下,应特别注重田径后备人才资源的培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