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癌的临床研究目的:12~30个月随访研究分析超声导航经皮微波植入法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3例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43枚结节)的患者行超声导航经皮微波植入法消融治疗,术后应用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并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行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甲状腺功能,并利用超声记录消融术前和消融术后每次随访的结节图像,从而分析其术后消融区域最大直径缩减率(MDRR)、结节体积缩减率(VRR)、无瘤生存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转移情况,从而分析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经12~30个月的随访观察,43例患者术后第24个月消融区域最大直径缩减率达98.03%,术后第24个月消融病灶体积缩减率达99.88%,患者无瘤生存率达9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出现疼痛2例、出血1例、暂时性的声音改变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3%。而复发转移率为0%,未出现甲状腺复发或淋巴结转移。结论:超声导航经皮微波植入法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安全的、有效的,为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或拒绝外科手术治疗或拒绝定期随访观察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以替代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第二章 弹性成像和SMI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癌中的应用价值目的:前瞻性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微血管成像对评价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后疗效评价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B)细胞学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于我院超声科进行超声导航经皮微波植入法消融治疗,并于消融术后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微血管成像随访的患者25例,进行MWA术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对患者消融病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超微血管成像(SMI)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以获得不同时间消融病灶中心区域弹性应变率(SR)变化、消融病灶血流分布分型的评价,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导航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TMC术后消融病灶中心区域与周围正常甲状腺实质之间的弹性成像应变率(SR)比值在MWA术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9 个月、12 个月的测值分别为 28.56±5.04、20.48±4.22、14.35±2.64、8.67±2.05、3.35±1.03,术后第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分别与术后第1个月的SR比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导航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TMC术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消融病灶微循环灌注血流分布分型评价中,cSMI、mSMI分别与CEUS的血流分布分型之间进行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用于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癌术后消融病灶中心区域组织的弹性,且随时间的推移,其弹性逐渐升高,硬度逐渐变软。SMI可用于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后消融病灶微循环灌注情况,且无需造影剂、无创、操作简便而又经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