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发现突破了线性科学对人类的束缚。建筑物也像其它人造物一样受这些新的科学理论的影响,开始借助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摆脱欧式几何的枷锁,不断追求新的形式与表达,可以推测,其目标将是不断向着接近自然、适应自然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在认识到生成技术的巨大意义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新技术使用的盲目。建筑生成设计对各种横向学科借鉴语汇的可能性尝试显得纷乱嘈杂、流于形式。面对这种局面,本文尝试用发展较为成熟的复杂性适应系统的思考与分析方式隐喻建筑生成设计方法的探索,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科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建筑空间组织方式和建筑造型处理逻辑予以梳理,并承袭复杂性科学对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及思维方式的巨大变革,以引导生成设计探讨更具感染力与生命力的建筑空间组织形式,重新认识建筑的涵义和特性。论文介绍了复杂适应性系统和涌现理论的研究状况和相关概念,抽取了其中对于生成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要点,主要对CAS产生涌现现象的特性与机制以及普适模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通过隐喻的方式从CAS的角度对建筑以及建筑设计进行了重新认识:从复杂性网络的科学观视角研究复杂适应性系统对建筑设计的作用,分析不同领域的现象、理论以及方法对建筑生成设计的影响,探讨建筑生成理论和生成方法中的普遍规律,强调了多学科与建筑学科交融的复杂性网络框架和理论体系。研究有助于探讨建筑设计新范式的产生缘由,理解当代建筑的一种发展趋向,正确、理性得认识计算机技术对建筑从概念产生到设计生成过程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哲学与科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对生成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建立了更具有指导意义的生成设计评价体系,试图以过程性的、开放性的、动态性的观点看待建筑与建筑设计,为生成设计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最终通过促进生成设计的发展与成熟而最终实现建筑与人和环境系统的高度适应,深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