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三级公立医院临床医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69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医学职称是评价医学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励医师个人能力提升的关键方法。临床医师作为医疗机构的核心人力资源,是承担治病救人工作的主体,也是推动各项卫生改革和政策落地的核心人员。因此,临床医师尤其是高级职称医师,其综合能力水平和职业道德如何,不仅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大事,也是医疗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客观、系统地评价医师的综合能力,对于调动医师持续提高其诊疗水平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多次印发卫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相关文件,以促进医疗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但是,目前山东省临床医师高级职称评审制度还难以充分反映医师的林场专业技能和科研学术水平,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医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目的基于文献研究以及访谈法,梳理山东省临床医师高级职称评审现状,并探讨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更为客观、科学的山东省三级医院临床医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为山东省未来三级医院临床医师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首先,本研究采用定性访谈的方法,通过对山东省某三甲医院管理层人员和临床医师的深入访谈,结合对当前山东省职称评审相关政策文件的解读,了解医院管理者和医师对高级职称评审的看法,并分析山东省医师职称评审现状。基于定性访谈结果,结合文献研究和专题小组讨论,构建指标体系草案并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对筛选出的25名专家,开展专家函询以筛选并制定山东省三级公立医院临床医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和相同层级间指标的重要性判断矩阵,邀请专家依据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对判断矩阵进行赋分,以层次分析方法分析专家打分数据,最终计算出指标权重值。在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中,依据获得的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对抽取的210名医师开展问卷调查,来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以及评估受访者对指标体系的态度。结果(1)经定性访谈发现,山东省现有的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存在量化困难、评审标准“一刀切”,缺乏分层分类评价、评审过于依赖学历论文以及缺乏对职业道德方面的考察等不足;(2)初步制定的医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经两轮专家咨询,结合专家意见和打分情况,排除标准中的7个三级指标,增加2个三级指标,合并四个三级指标,最终形成包含医疗水平、教学、科研、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的山东省三级医院临床医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3)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显示三级指标的一致性比例CR值均小于0.1。其中教学工作量、学术会议、临床工作量、科研成果等二级指标权重较大;(4)本研究依据构建的临床医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设计的临床医师能力自评问卷,问卷总体Cronbach α系数为0.853,显示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较好;KMO值和巴特利检验值分别为0.757、4596.16,P<0.05,表明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结构效度也较好。(5)依据问卷调查临床医师依据指标体系的自评得分情况,将受访者分为初、中级职称组和高级职称组,自评总得分两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按一级指标分维度分析,两组科研维度上所有指标的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维度部分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对指标体系的评价,两组评分为较满意及以上的比例合计均大于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指标合理性、可获得性评分中,两组评分均较高,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建议本研究构建了医师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并且为每一指标设置了权重。依据指标体系设计问卷,调查发现新建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且医师对指标体系的满意度、合理性、可获得性等方面的评价较高。新建指标体系来源丰富且有迹可循,指标层次明确,易于量化测量,对未来山东省三级医院临床高级职称评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针对山东省医师高级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以及评审指标体系构建过程,提出以下建议:(1)探索多维度和多分类评估,消除职称评审标准“一刀切”痼疾(2)评估应以专业技术能力为导向,继续弱化对学历、论文的过度依赖(3)将指标体系试用于未来山东省三级公立医院医师高级职称评审(4)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提升职称评审效率
其他文献
为探讨气象要素对攀枝花地区主要传染病(手足口病、流感、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结核性胸膜炎)的影响程度,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定性分析攀枝花2010-2019年传染病患病人数与同期气象要素关系,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定量研究气温、风速对患病人数的影响,并按年龄分层考虑温-湿协同作用。结果表明:(1)手足口病、流感、痢疾、腹泻高发群体为少儿(0~17岁),而结核性胸膜炎高发于中青年
文章通过分析中越京族民歌中饮食习俗的文化内涵,认为中越京族民歌中饮食习俗把海洋文化与稻作文化相融合,体现了勤劳勇敢、智慧非凡的品质;同时,以茶文化、酒文化、槟榔文化为代表的饮食习俗体现了热情好客、注重礼节的礼仪文化。文章进一步从地理位置的影响、民族文化交往与互鉴探讨了中越京族民歌中饮食习俗的生成机制,探讨中越京族民歌在文化交流互鉴中所表现出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特征。
目的 分析北京部分地区2019-2021年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与异常天气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中国疾控预防中心收录的北京部分地区2019-2021年呼吸道传染病2 890例为对象,结合国家气象局数据,应用STATA8.0软件分析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与气象因素,评价北京地区异常天气对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 2019-2021年北京朝阳区、大兴区上报呼吸道传染疾病2 890例,其中肺结核1 075
目的 分析2007—2018年无锡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探析各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滞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07—2018年无锡地区手足口病发病的一般特征,分析手足口病日发病数与同期气象资料的相关性并构建广义相加模型。结果 每年手足口病发病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手足口病日发病数与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风速、日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具有相关性。日平均气温
葡萄(Vitis vinifera L.)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果树之一。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我国葡萄最重要的主产区,年降雨量少且土壤水分不足,对葡萄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提高葡萄的耐旱性是葡萄育种的重要课题。中国是葡萄属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其中燕山葡萄株系‘燕山-1’(V.yeshanensis acc.Yanshan-1)原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是宣传推广广西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名茶六堡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文通过作者自身翻译实践,研究六堡茶外宣英译,分析广西特色文化外宣英译策略,总结其翻译方法,以期促进六堡茶外宣英译质量,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促进广西文化“走出去”。
“比”的单元整体设计须经历梳理、反思与重构三个步骤。通过梳理,厘清教材中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应用三个板块的设计思路。通过反思,指出三个板块可以改进的地方,即在学习比的意义时拓展其数学背景;让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成为学生联系实际自主发现的过程;用比的应用实现旧题新解。通过重构,把改进之处付诸教学,更好地揭示“比”与“除法“”分数”的异同,丰富“除法”“分数”中关系的表达。
在互联网视域下,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善于主动适应信息爆炸的时代发展态势,转变传统依靠经验的教学思维和观念,利用计算机与大数据技术,及时预判和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能把握思政教育话语权、主动权。基于此,明确互联网视域下高等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特点,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继而提出互联网视域下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对策,即注重组织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建设网络平台,拓展教育阵地;改进教育内容,丰富精神
目前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广,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逐步上升,但由于建设单位装配式项目管理经验不足、设计单位进行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技术水平有限、生产单位生产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较低、施工单位缺乏装配化施工经验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本文从质量参与方维度出发,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影响因素识别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指标体系合理性进行验证,建立一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