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者阶层的现状及其解困之策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b356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选题虽然与导师庄锡福教授和其他老师的关心指导密切相关,但主要源于个人兴趣。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有些阶层分化了、有些阶层新生了,整个社会的阶层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结构。与此同时,不仅社会流动普遍加快,而且社会分化和流动的机制也在加速转变。此间,我国农村的社会阶层结构也相应发生了深刻改变――有的农民抓住改革的契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身份转化,流向城镇其他更高社会阶层;有的则在农村社会内部实现了自身的向上流动。但是,在这个不断变动的农村社会中,却有一个阶层呈现出独特的景观,即它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这个阶层就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其在社会整体流动中不仅表现得异常平静,而且已出现日益萎缩态势。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发展得较为顺利,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扩张,吸走了大量农业劳动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农村现在还比较落后,正位处整个社会底层,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向这个层面流动。本文参照陆学艺和张厚义先生对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理论,对目前我国的农业劳动者阶层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侧重分析了这一特定人群在经济地位、政治参与、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方面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其处于困境的原因和特点,并据此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围绕以上问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方法,以综合分析、整体判断为原则,运用比较分析、普遍联系的方法,试图对农业劳动者阶层的现状及其成因做出较为全面、准确的阐释。本文主要结构是:首先,提出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即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与陆学艺、张厚义关于我国农村社会的分层设计相结合,确立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在对农业劳动者阶层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资料,结合我国的国情对这一阶层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全面探析;第三,在此基础上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加以深入剖析;第四,提出解决农业劳动者阶层困境的相关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一是能够引起人们对农业劳动者阶层所处困境的重视;二是能够为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三是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
其他文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权的合法、有效地行使和行政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对逾期不履行行政法所确定的义务或行政主体依法设定的义务的行政相对人,依法采取强制性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行为。作为行政强制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行政强制执行在保障行政决定的履行、促进行政目的的达成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而行政强制执行体制历来就有借助法院介入的司法执行体制和承认行政机关自力救
关于司法解释的一系列问题,我国国内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数不胜数。从我国古代开始,官方的律疏就有显著的发展,至唐代的《唐律疏议》,我国古代注释律学发展到极致,并在当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