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对西江渔业资源进行过较为系统调查,西江鱼类群落结构研究未见报道。近3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西江鱼类资源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限制了西江鱼类资源的保护策略的科学制定。于是本文在2005-2007年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西江鱼类群落进行研究,以期为西江鱼类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于2005-2007年通过刺网、虾笼、钓具、撒网、弶网等渔具对西江鱼类群落进行了研究,用多种指数对该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描述。在三水、肇庆、德庆、罗旁、青皮塘、梧州6个江段采样,共采集鱼类91种,隶属于10目26科70属,目前调查结果表明与广东鱼类区系和珠江水系鱼类区系组成相一致。广东鲂Megalobramaterminal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鲮Cirrhina moitorella、鳊Parabramispekinensis、鲤Cyprinus carpio是各江段的主要种类,平均体长、平均体重经X2检验差异不显著,其中鲮、鳊低龄化严重。西江鱼类群落生态类型从生活习性分为江海洄游性鱼类、河口鱼类、江湖半洄游性鱼类、定居性鱼类;从活动空间分为中上层鱼类、中下层鱼类、底栖鱼类;从食性分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植食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西江鱼类以下层鱼类种类较多,并以适应缓流生活的鱼类占优势。与80年代资料相比,渔获物中洄游性鱼类由原来的7种减少为3种,外来种由原来的5种增加到11种。通过个体生态学指数(autology)分析西江鱼类群落变动发现适应流水、底层鱼类有减少的趋势。相反,喜欢生活在缓流,杂食、耐氧性鱼类有增多的趋势。这表明西江鱼类资源已有衰退趋势。2,通过分析不同江段群落内特征值的差异和群落间的相似性聚类,结果显示西江鱼类群落多样性为:青皮塘江段Shannon指数(3.89)高于其他江段。采用Sorenson相似性系数分析各江段群落间的相似程度,并利用相似性矩阵得出了西江各江段聚类树,青皮塘-罗旁江段和其它4个江段分开。这表明青皮塘江段和罗旁江段群落稳定性、群落相似性高于其他江段。3,对西江鱼类多样性高、群落稳定性强的江段-青皮塘江段进一步评估:青皮塘江段共采集鱼类80种,隶属于10目24科66属。青皮塘江段鱼类有5个目的种类数占西江水系的100%,有7个目种类数占西江水系的50%以上,总种类数占西江水系总种类数的28.57%,占总采样种类数的87.91%,而青皮塘江段物种密度约是西江水系物种密度的33.33倍。这表明青皮塘江段鱼类多样性在西江水系鱼类资源库中具有重要地位。鱼类多样性特征值指标为:Shannon指数为3.89、Wilhm改进指数为2.37、Pielou均匀性指数为0.84、Simpson优势度集中指数为0.91。这些都说明青皮塘江段鱼类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是值得重点保护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