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因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的建设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热岛效应,与其相类似,现代农业园区内构成因子会对园区内气候环境造成影响。园区的规划建造暂无详尽的法律和规范,造成园区随意建设,其构成因子对园区环境的影响尚不明确,并且会影响园区参观人群的舒适度感受。因此,本文通过量化园区内的微气候指标,探讨园区构成因子对热环境及热舒适度的影响,并了解其相关性,以期对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提出合理性建议。本文以农业园区杨凌创新园为例,探讨在这种新型的农业园区建成后,园区内构成因子与微气候相关性问题,主要是针对其中的五个构成因子:绿地、水域、硬铺面、设施和农耕地进行,选择晴朗无风的夏季,定点(41个测点)进行实测微气候参数,如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再根据调查数据资料建立、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构成因子分布解析、探讨构成因子对微气候的影响以及对园区热舒适度的评价,以数值表格、叠图分析与统计分析,粹取出实质农业园区环境中构成因子比率与微气候交互影响的现象。经由上述过程的推导与解析,本文得出实验结果,(1)农耕地的温度普遍比园区平均温度高2-3°C;中心建筑周围的温度比园区平均温度高3°C左右;位于园区硬铺面的测点温度一般为最高;水边的温度比园区对高温度的测点平均低5°C左右;位于有绿植上的测点,一般温度偏低,但有的测点位于建筑设施周围,测会受到周围其他因子的影响,导致温度变化较大。(2)构成因子与微气候组成要素都具有相关性,但相关性程度具有差异性。五个园区构成因子与温度的相关性上来说,设施>农耕地>水域>硬铺面>绿地,其中硬铺面、设施和绿地与温度是正相关,而水域和农耕地呈负相关;与湿度的相关性,则绿地与湿度的正相关性最明显,而设施与湿度的负相关呈现显著;在五个构成因子中,农耕地与风速的正相关性最明显,而水域则与风速呈现负相关趋势。在热舒适度方面,园区大部分测点处于很热的评价尺度内,仅有两个测点处于相对舒适的尺度。分析其测点周围环境因素,从而提出,园区规划设计上,在步道上除了尽量使用透水性面;打造风廊道,引入湖泊的冷空气,来增加人体的舒适度,可以吸引使用者和延长使用时间;注意植物种植搭配,以降低园区温度,和改善风环境等园区规划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