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纳米秸秆纤维素吸附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我国每年产生的废弃秸秆数量巨大,但回收利用率低,持续加重雾霾与环境污染。为了纯绿色原料玉米秸秆能够实现废弃资源利用化,同时为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论文利用废弃秸秆生物资源制备磁性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并探讨其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解吸再利用之功效,为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再利用拓展研究方向。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碱溶液联合微波方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微波功率320 W,微波处理时间9 min,处理次数三次得到最低结晶度43.18%,最低结晶指数0.263。采用硫酸水解法制备秸秆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简写CNC),Tempo(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氧化法制得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s,简写CNF),其中CNC直径分布在20-40 nm,CNF直径分布在50-70 nm;两种材料均属于纳米纤维素Ⅰ型,热稳定性均低于初始玉米秸秆纤维素,不具备磁性能。通过草酸改性修饰后的OCNC(Oxalic acid modified cellulose nanocrystals)和OCNF(Oxalic acid modified cellulose nanofibers),均为纳米纤维素Ⅰ型且表面引入了羧基基团(-COOH),结晶度相比CNC和CNF均有提升。(2)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平均粒径尺寸为18.7 nm,属于反尖晶石型,最大饱和磁强度为70.73 emu/g。制备得到油酸修饰的纳米O-Fe3O4(Oleic acid modified Fe3O4),平均粒径尺寸为16.5 nm,仍属于反尖晶石型,最大饱和磁强度为80.06 emu/g。采用液固相复合的方法制备磁性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O-Fe3O4/OCNC(OCNF),晶型同时具备反尖晶石型和纤维素Ⅰ型,热分解温度相比纯纳米纤维素有所提高。两种复合材料的最大饱和磁强度为64.76 emu/g和59.74 emu/g,大大提升了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磁响应特性。(3)以Cr(VI)和Cu(Ⅱ)为研究对象,以两种复合材料O-Fe3O4/OCNC(OCNF)为吸附材料,对Cr(VI)的最佳吸附条件:吸附材料投加量分别为0.45 g/L和0.35 g/L、初始p H为1.0、吸附时间60 min、吸附温度60℃及Cr(VI)初始浓度80 mg/L。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60.5 mg/g和170.8 mg/g;对Cu(Ⅱ)的最佳吸附条件:吸附材料投加量分别为0.5 g/L和0.6 g/L、初始p H为5.5、吸附时间80 min、吸附温度45℃及Cu(Ⅱ)初始浓度50 mg/L。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2.3 mg/g和70.4 mg/g。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属于单层吸附。吸附后复合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轻易实现固液分离,循环回收利用率高。
其他文献
发展乡村旅游既是带动乡村富民增收和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受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等因素制约,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正面临着一些亟需突破的瓶颈问题。目前,国内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大多在宏观层面,针对乡镇这一层级的研究较少,这也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创新空间。该论文从乡镇政府职能优化的角
路由协议能实现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Cognitive Radio Sensor Network,CRSN)监测数据的有效传输。相较平面路由协议,分簇路由协议能显著降低路由选择的复杂度和数据包的端到端传输时延,提升网络的可扩展性。因此,CRSN分簇路由协议设计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依据驱动业务类型的不同,CRSN分簇路由协议可分为时间触发型和事件驱动型两类,它们各具优势。具体来说,时间触发型CRS
晋北雁门关直流接地极周围有多个变电站(五寨、义井)、风电场(神池板井、南桦山、继阳山、柳沟、利民)和输气管道(神池~偏关)。当直流接地极采用单极大地回线方式运行时,巨大的直流入地电流会在土壤中形成电位梯度。直流入地电流不仅会破坏附近交流电网的稳定性,还会加快附近埋地金属构件的腐蚀,影响电气设施的正常使用。对于前者,直流接地极对交流电网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直流偏磁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而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初中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在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的背景下,一批新的具备创新意识的教学方式被不断地应用起来。在当下,为了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们创新出了翻转教学课堂的模式,满足了教育现代化和开放化基本要求。在初中英语阅读个性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成绩,改变原先传统的英语阅读教
期刊
近年来,电子器件微型化、高度集成化的发展带来的静电问题对电子器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日趋严重,传统聚合物封装材料渐渐地不能满足电子元器件发展的需要。为了降低电子元器件中静电积聚所带来的潜在危害,本文将具有优异导电性能的石墨烯纳米片作为功能填料加入至环氧基体中,研究不同含量的石墨烯填料对环氧基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本文以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电阻率和表面静电荷积累与衰减特性来表明复
“双碳”愿景下,“十四五”期间风电并网规模将会达到新高度,预计2030年,风电装机有望达22亿千瓦。然而风电通常运行在最大功率追踪模式下,本身不具备一次调频能力,且风机转速与电网频率无耦合关系,大规模风电取代传统机组将会大大降低系统的惯性响应能力;另外,风电功率波动性强、随机性强,传统调频资源的响应速度及爬坡速度难以应对,使得电力系统一次调频负担加重。电池储能具有快速响应、控制灵活、双向调节等显著
近年来,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愈演愈烈,随着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日益增加,很多宝贵资源面临枯竭的危机。氢能作为21世纪的新型二次能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水煤气变换反应是制取氢能的有效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制取以及各种工业过程,其中Cu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然而,由于纯Cu催化剂对重整气体的结合能力过弱,使得在实际催化反应中的活性太低。为了寻找和设计高活性,高稳定性的低温水煤气变
目前,全球能源正处于加速转型期,我国正朝“平价”新能源方向发展,电力行业也将向新能源高比例部署和高质量方向发展。我国新能源发展迅猛,以风力发电为例,呈现集中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而风力发电本身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反调峰特性以及难以实现精准预测等特点,会加剧电网净负荷峰谷差,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火电机组调峰煤耗高等问题也是系统调峰面临的困境。调峰资源配置不合理、灵活性调节资源单一,是导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国家电网呈现出大区域互联,资源充分优化配置的整体趋势,风能等新能源不断加入到电网中,与之伴随的是其波动性与不确定性,这大大增加了电力系统调度的难度。储能技术发展迅速,储能充放电的特性使其变的非常灵活,利用该特性能够进行削峰填谷,使新能源得利用效率得到提升,也能够提升风电场的可调度性。在风电场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系统,采用控制策略去控制储能的动作指令,使其能够有序地充放电,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ntermediate Volatility Organic Compounds,IVOCs)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体物.然而,当前我国IVOCs排放清单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基于IVOCs/POA比值法估算,导致IVOCs排放表征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以移动源为研究对象,在优先采用本土实测的排放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实测排放因子的广东省2019年移动源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