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心理工作环境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289952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之一,而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更普遍。国外研究表明个体在职场中的心理工作环境的优劣对其职业倦怠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国内尚缺乏系统地研究中学教师心理工作环境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我国中学教师心理工作环境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工作内容量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教师版)对中学教师心理工作环境和职业倦怠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比较不同的性别、年龄、岗位、学历、职称、科目和区域学校的中学教师在心理工作环境和职业倦怠各维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对中学教师心理工作环境和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工作环境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通过平均数差异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程度中等;有将近一半的教师心理工作环境处于不良状态;2、不同的性别、年龄、岗位、学历、职称、科目和区域学校的中学教师在心理工作环境和职业倦怠大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工作要求、工作自主和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呈显著负性相关,内在投入维度与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间存在显著正性相关;外在付出、内在投入、社会支持和工作要求对情感衰竭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外在付出、社会支持、内在投入和工作要求对去个性化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和工作要求对成就感低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和前人成果,从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层面就如何通过优化教师心理工作环境,达到缓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目的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面孔种族分类知觉是指个体能够将同一种族中的不同个体的面孔知觉为一个类别。研究发现,婴儿面孔种族分类知觉的发展是面孔加工知觉窄化的现象之一,受到面孔种族接触经验的影
青少年近视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近二十年来,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逐年持续增长,近视率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近视总人数居世界第一位。为此,中共中央、
高校校报不仅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全面展示高校改革建设发展的重任,同时在舆论引导、信息沟通、学术引领、文化传播、历史传承、服务育人等方面发挥着巨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