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公司治理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公司治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各国间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背景及未来取向都深深地受公司内部最基本的权利源——股权的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狭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股权结构指公司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布与匹配状况,其具体含义包括股权集中度、股东属性等构成要素,其设置状况是否合理对公司治理的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在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中国上市公司形成了畸形的股权结构。集中表现为股权结构复杂、一股独大、国有控制、缺乏股东竞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而影响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内部人控制的关系及其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到底如何,本文试通过实证分析做出回答。本文以2004年沪深两市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股权结构与内部人控制及其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做实证分析,试图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政策建议。上市公司公布的2004年年报数据是本文进行实证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分五部分进行了论述,现概述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该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然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为文摘综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本部分首先论述了股权结构的含义与适度性。从股权集中度以及不同性质股权的分布情况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了风险成本、治理成本和股权集中度之间的关系。然后回顾了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公司治理的概念界定,将其中影响较大的观点概括为三类:(1)把公司治理看作一种制度安排。(2)把公司治理看作一种决策机制。(3)把公司治理看作一种组织结构。并分析了公司治理的框架和内容。最后就股权结构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第三部分为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首先论述了国际上主要国家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模式,主要有英美国家的市场导向型,日德等国家的网络导向型和东南亚,转轨经济国家的内部人控制型三种模式。从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模式两个方面分析了它们的特点。然后重点分析了我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