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健康状况评价及不同肥料配比对冬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大荔设施冬枣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冬枣产量相对稳定,冬枣产业高速发展,进而推动着大荔经济稳步增长。为了让大荔冬枣产业更加高效发展,就需要我们开展精准的枣园土壤健康评价,明确目前枣园土壤健康状况。因此,本研究以大荔县13个乡镇为研究区域,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枣园土壤质地、有机质、PH等12项指标对枣园土壤健康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各乡镇枣园土壤综合得分及健康等级数据库。同时结合枣园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不同肥料配比对冬枣产量、品质、矿质营养元素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探索枣园最优施肥模式。旨在为大荔枣园土壤健康、枣果优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大荔县13个乡镇的冬枣园土壤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结果为:冯村、双泉、埝桥、许庄、城关、下寨、朝邑、安仁等镇土壤健康状况为健康;韦林、范家、两宜、羌白、赵渡等镇土壤健康状况为亚健康。模糊数学评价法结果为:冯村、埝桥、双泉三镇土壤健康状况处于较高Ⅱ水平,其他乡镇为中等Ⅲ水平。两种评价方法存在一致性,其中冯村、双泉镇和埝桥镇得分位于全县的前三,而两宜、羌白和赵渡三镇土壤得分值处于全县的后三。土壤碱解氮、有效铁、有机质、速效钾、砂粒含量、有效铜是大荔枣园土壤健康状况的主要限制因子。(2)由2020和2021连续两年的氮磷钾3因素田间试验表明:处理NPK15(N:0.244、P2O5:0.422、K2O:0.165 kg/株)的产量和品质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综合排名前三的施肥处理依次为NPK15(0.244、0.422、0.165 kg/株)、NPK1(0.390、0.672、0.264 kg/株)、NPK4(0.390、0.171、0.067kg/株),得分为1.12、0.71和0.66分,NPK15施肥处理最有利于提升冬枣的产量和品质,是最优处理。(3)不同肥料水平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型”曲线,且处理NPK15净光合速率的峰值最大,气孔导度在11:00达到最大值,17:00冬枣蒸腾速率最低。因此枣园施氮可提高枣树叶面积,适宜水平的氮磷钾肥配施可一定程度改善枣树叶片的各项光合指标,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而提升枣果品质。(4)不同肥料配比下的氮肥当季利用率介于13.78%~40.87%之间,磷肥当季利用率介于6.29%~18.27%,钾肥当季利用率介于30.61%~68.27%。其中处理NPK15的N、P、K肥料当季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40.87%、18.27%、68.27%。因此适宜水平的氮、磷、钾肥料配比可显著提高枣园肥料利用率。(5)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不同施肥水平的肥料效应,发现氮、磷、钾肥对冬枣产量的正效应效果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以产量35300 kg·hm~2为目标,拟合最佳肥料配比为:N:0.348、P2O5:0.520、K2O:0.175 kg/株(折合N:427、P2O5:221、K2O:238 kg·hm~2),与施肥方案中的NPK15(N:0.244、P2O5:0.422、K2O:0.165 kg/株)即(N:300、P2O5:180、K2O:225 kg·hm~2)的施肥量较为接近,故施肥配比为N:427、P2O5:221、K2O:238 kg·hm~2作为该地区枣园的推荐施肥量。综上所述,大荔县赵渡、两宜、羌白等镇枣园土壤健康状况为亚健康,其土壤生产力不高,养分结构失调,应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由枣园肥料效应试验结果可知,氮、磷、钾肥料配比为N:0.244、P2O5:0.422、K2O:0.165 kg/株可显著提高冬枣产量、品质、光合特性、肥料利用率。即最佳肥料配比N:427、P2O5:221、K2O:238 kg·hm~2可作为该地区的冬枣园推荐施肥量。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后遗症问题引起医学界重视,基于“肺炎并不是单纯急性事件,而是以急性期为主要矛盾的多系统慢性持续性疾病”的肺炎病程新认识,结合张伯礼教授提出的全周期干预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原则,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特点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的病机特点,主张采取“清”“透”“养”三法并施,以清中有透、透中兼养,调平调衡改善患者整体状况,恢复机体“阴平阳谧”状态。以期指导临床,
陆生植物所经历的一系列最复杂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相互作用是发生在根与其周围土壤环境(即根际)之间的.在特定环境下,植物通过根系的不同部位释放到根际环境中的有机物质的总和被称为根系分泌物,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由根系分泌物介导的.本文介绍了植物根系分泌物的主要成分、渗出方式,以及其介导的植物-微生物的正负相互作用,为未来开发和利用根系分泌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供参考.
基于突发事件为情景,以闰土股份继任者成功重塑家族资本并实现企业价值提升的案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如何通过重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知识资本路径来消除创始人突然离世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家族继任者重塑家族资本取决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知识资本的耦合性,三者的耦合情况决定家族企业能否顺利应对突发危机。强化金融资本是继任者形成家族资本的首要路径;强化社会资本是继任者发展家族资本的长期路径;强化知识资本是
近年来,全球掀起了元宇宙的投资和创业热潮,同时元宇宙也成为学术研究热点。“元宇宙”概念的泛化和定义模糊给相关研究、学术交流和产业发展造成了障碍。文章以元宇宙的概念为出发点,梳理了“元宇宙”术语定义的发展过程,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提出的“元宇宙”定义(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详细解读,分析了其定义的主要分歧,并对其做出了进一步思考,为元宇宙领域其他相关术语的定义和研究提供了思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校后勤管理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正在从传统后勤向智慧后勤转换。高校后勤改革是国民经济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向以市场经济为主转换的必然选择,是打破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建立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高校后勤体系的变革,是在体制上从事业型的“办后勤”到企业型的“管后勤”的华丽转身。本文结合高校后勤改革探索实践,探讨了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目的与意义、历史
互联网、模拟仿真技术与交往媒介的纵深发展,催生了当下的元宇宙热潮,但现有研究呈现出碎片化和理论深度不足的缺憾。作为虚实相融的新型社会形态,元宇宙的发展和演进触发了人们日常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的转变,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理论对分析元宇宙视域下生活世界的内在深层结构——文化、社会、个性三个维度的数字化转向及其对人们交往行为的深刻影响——具有启示意义。元宇宙带来生活世界的数字化转向表现为数字文化的
南美白对虾后期因虾体快速生长,池塘水质和底质都会发生较大变化,中后期的养殖管理难度明显要大于前期,因此中后期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虾量和品质。本文从水质调节、科学投喂、底质改良、疾病防治、密度调节、运输管理六个方面分析南美白对虾中后期的池塘养殖管理要点,以期保障南美白对虾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电池间的不一致性,退役锂离子电池在储能应用等梯次利用前要进行一致性分选。然而,现有的退役锂电池分选方法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研究多集中于单体,针对模块层面的分选方法相对欠缺。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退役锂电池模块快速分选方法。首先阐述了由于电池不一致性所带来的串联充电曲线不同的现象,基于此原理设计了分选步骤;其次,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筛选模型,实现了利用少部分样
近年网络游戏直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网游直播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是直播间中用户对主播的打赏,探究哪些因素激发和促进了用户的打赏行为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收集材料,运用扎根理论深度挖掘提炼出直播需求侧、供给侧、社交互动、精神满足与利益互换是影响用户打赏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发现这些范畴之间不是简单的平行或线性关系,而是一定意义的递进关系。主播及直播间为用户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