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女性单次促排卵周期累积活产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0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40岁及40岁以上高龄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单次完整促排卵周期的累积活产率(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CLBR),并探究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IVF或者ICSI助孕,且年龄≥40岁的433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促排卵起始年龄将其分为3组:A组(40-41岁)、B组(42-43岁)、C组(≥44岁)。比较三组间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新鲜周期妊娠结局及单次完整促排卵周期累积活产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索影响累积活产率的因素。结果:1.三组间的新鲜周期移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40-41岁)的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较B组(42-43岁)、C组(≥44岁)更高(P<0.05)。A组(40-41岁)的新鲜周期活产率较C组(≥44岁)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的累积活产率存在差异(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组的累积活产率显著高于B组、C组,B、C两组间的累积活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胚胎移植数是累积活产率的影响因素(P<0.05)。排除其他混杂因素后,年龄、可移植胚胎数、胚胎移植次数仍为累积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1.对于≥40岁的高龄女性患者,年龄升高导致新鲜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降低。2.对于≥40岁的高龄女性患者,年龄升高导致单次完整促排卵周期的累积活产率降低。3.年龄、可移植胚胎数、胚胎移植次数是高龄女性单次完整促排卵周期累积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累积活产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升高、可移植胚胎数的减少以及胚胎移植次数的增多而逐渐降低。对于≥40岁的高龄女性,临床医生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充足的可移植胚胎,在较短的时间内,采用较少的移植次数获得活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对高雄激素型PCOS患者行IVF/ICSI-ET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的1109例高雄激素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控制性促排卵(COS)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663例)、长方案组(279例)和拮抗剂方案组(167例),比较3组患者的COS天
目的:研究发现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nSCs)可有效修复子宫内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MenSCs在修复损伤性子宫内膜过程中对IFN-γ、IL-2以及IL-6的影响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MenSCs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1.建立小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每天同一时间用生理盐水冲洗小鼠阴道取阴道分
目的: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不同治疗方法在治疗不同CSP类型的疗效和优缺点,以期为不同类型CSP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本院区住院诊治的208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2.分组:根据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将其分
目的:分析输卵管结扎后再吻合术后妊娠的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11月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输卵管吻合术的共218人,其中随访到的112例病例资料(随访率51.38%)。各组间样本率用χ2检验或Fisher’s检验,对与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率相关的7项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绝育年限、手术方式、输卵管吻合部位、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吻合、盆腔有无粘连、术后是否通液进行单因
目的:对比宫颈锥切术中宫颈环形缝合法和sturmdorf缝合法对宫颈长度的影响,探索有生育要求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患者行宫颈锥切术时的适宜缝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5-2020.06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因CIN II-III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54例,年龄≤40岁,完成术后6个月的随访,因试验组病例数较对照
目的:通过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系统评价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与更年期妇女症状管理、窗口期假说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性检索自建库开始至2021年2月以来公开发表在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英文数据库和万方(Wa ng Fang)、中国知网(CNKI)、维普等中文数据库。收集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组织中硫化氢的含量,探讨硫化氢是否与两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为两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因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妇科超声提示子宫内膜病变(内膜不均质、内膜呈息肉样改变或内膜呈团块状)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门诊或住院行诊刮术或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共3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最终病理诊断
目的: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疾病,以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及月经过多为主要表现,是导致育龄期女性及围绝经期女性子宫全切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我院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索子宫腺肌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寻找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血清CA125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因子
目的:妊娠晚期引产是指在自然临产前通过药物等手段使产程发动,达到分娩的目的。引产成功的关键在于宫颈成熟程度和引产方法的选择,宫颈越不成熟,引产成功率越低,如果宫颈不成熟,必须先促使宫颈成熟。促宫颈成熟引产方法有机械方法(Foley导尿管球囊置于宫颈内口12~24小时等)和药物方法(静脉点滴小剂量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地诺前列酮栓置于阴道后穹隆等)。研究指出将药物与机械方法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目前对
目的:探究宫腔镜检查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诊断的价值,寻找和确定CE时宫腔镜的高危特征表现,建立宫腔镜评分系统,以期指导临床实践,同时研究该系统代替组织学复查CE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收集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因不孕症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妇产医院生殖中心行宫腔镜检查和内膜活检,符合纳入标准的238例女性患者。以CD138免疫组化中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