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参与又称为公共参与,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走向的一切活动。公民参与是作为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在政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公民的参与权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社会过程的产物,需要通过法制来维护。公民参与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标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民通过政治参与来争取和维护自身的利益,政府通过公民参与来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社会依靠公民参与来促进自身的稳定和发展。
公民参与是民主社会中每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作为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与权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体现,保障了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唤醒公民的参与意识、培养公民在公共生活中的合作精神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尽相同,参与的深度和方式也有很大差别。同时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自身的政治素养、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发展状况和基本特征的分析,希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方法和立场,横向参考发达国家的成功事例,立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内在需求,对我国的民主化进程起到一点推动作用,对我国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被动性和有效性起到一点促进,为健全和完善民主参与机制、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做出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