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北部晚二叠世长兴期遗迹化石与环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东北晚二叠世长兴期大隆组出露完整,主要由砂泥质灰岩和硅质页岩组成,同时保存了丰富的生物扰动构造,为研究晚二叠世深水陆棚、盆地环境中生物的殖居特征,生物的个体习性、沉积底质性质变化、以及生物对沉积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提供了相应的材料,利于解释P/T之交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及晚二叠世的生态演化特征。本文通过结合遗迹学和沉积学信息,对大隆组遗迹属种的识别和鉴定、遗迹化石的生态习性分类、生物扰动强度定量评估、遗迹组构的识别(生物扰动量、深度、分异度、阶层类型等)等遗迹学特征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取得了以下5个方面的进展:(1)基于研究区的沉积特征,将大隆组划分为3部分10小层,并识别出2种沉积相4类岩相组合;(2)在大隆组中共识别出8属13种遗迹化石,提出了4种生物的造迹的行为方式;(3)在大隆组中共识别出6类遗迹组构,即深水盆地相中的Palaeophycus tubularis遗迹组构,深水陆棚相中的Palaeophycus heberti遗迹组构、Chondrites type-B遗迹组构、Treptichnus bifurcus遗迹组构、Planolites montanus遗迹组构、Palaeophvcus striatus遗迹组构。遗迹组构的演化指示了沉积环境的变化:从以硅质页岩沉积为主的深水盆地环境到以含砂质、泥质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深水陆棚环境,反应了晚二叠世的底栖生物在深水环境中的殖居状态。(4)大隆组由下至上,遗迹组构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生物扰动量呈现中间强两端弱的趋势;遗迹组构间的阶层类型从简单浅-中阶层类型到遗迹属种单一但复杂浅阶层类型,最后又过渡到简单浅-中阶层类型;沉积底质是由软底到饱含水的汤底再到固结性硬底底质的变化过程;遗迹化石从边界较清晰、发育厚衬壁、边界清晰、发育薄衬壁。这些规律综合表明内栖生物在盆地相中的殖居过程生物扰动强度在垂向上的不断变化,改变了沉积底质性质,也带动了生物行为习性的改变。(5)控制大隆组遗迹群落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浊流事件的插入、沉积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演变,对造迹生物的聚集状态(丰度、分异度)、造迹行为(扰动量、扰动深度、阶层类型、底质性质)、消亡(缺氧)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在网络思想教育中 ,受众的道德教育具体表现为一种道德内化行为。掌握受众这种道德内化行为的基本表现、基本特征以及基本作用 ,对于进一步加强受众的道德教育 ,有着重要的作
政府公共警告在法律属性上具有复合性。就政府公共警告的整体性概念而言,有的政府公共警告行为可能是具体行政行为,有的可能是行政事实行为,还有的可能是准行政行为。就特定
中国当代艺术通过广泛征用政治性、历史性和消费性的文化符号,通过"叙事"方式将图像的符号隐含其所指,指涉到中国当代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问题,也包括社会问题,使其中国当代艺术
本文提出了按正态分布密度函数计算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值的公式。并推导出求沉降的有关参数的公式。根据对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保护的需要,引入了两个计算地表变形的指
为有效预防高处坠落,应从强化安全管理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两方面入手。
在新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中,对农民形象的描绘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农民形象被时代赋予特定内涵的同时也经历了从"赋魅"到"祛魅"的变化,在当下消费文化语境中,农民形象更是被
工程车辆能耗高,排放差,能量利用效率低,在当今化石能源紧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境况下,研究工程车辆节能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工程车辆在传动系统中普遍采用液力变矩器结合多挡
通过闪电定位实测资料(中国防雷网),对马钢制氧厂雷灾事故进行调查,采用GPS定位技术,在GIS信息图上,计算雷闪点与受损设备的距离,通过受损设备的磁场强度和闪电感应电压的计算,
<正>寒冷天气,很容易伤风感冒,很多人会自制一碗热腾腾的生姜红糖水来发汗驱寒,减轻感冒症状。但是,你知道吗?制作生姜红糖水时,如果生姜没有去皮,不仅会影响疗效,甚至可能适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健康养生服务业已成为战略新兴产业,通过音乐治疗来调节情绪以改善身心失调状态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音乐治疗中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