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与苏联竞争为主线的冷战成为国际事务中的焦点问题。战后初期,由于战争引起的难民问题,开始威胁西欧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美国为担负自由世界领袖的责任,在1948年制定了《1948年流亡人员法》来应对欧洲的难民。随着冷战的加剧,难民日渐成为美国对苏联进行冷战的一个重要法码,意识形态斗争越来越充斥于后来的难民法中,难民事务成为美国对苏联进行舆论战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二战后,局部性的冲突取代全球范围内的战争,成为世界的常态;因而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所有的难民法都是不同难民危机的具体应对措施,美国不存在一部综合性的难民法案。同时,由于在新时代,难民危机又存在新的特征,美国急需一部综合性的难民法指导难民事务。于是,美国《1980年难民法》便顺势而生。 《1980年难民法》在美国难民法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本法案以人道主义作为美国应对难民事务的出发点,标志着意识形态在难民事务中的作用在减弱,人道主义的作用越来越强。法案的内容主要包括难民的定义、难民的入境标准、庇护政策及难民的安置等多个方面,意味着美国难民法走向了成熟。在难民法实施的过程中,国会赋予政府更为灵活的权力,但是政府应就相关的入境人数、安置资金等诸多方面,定期向国会进行汇报。在难民法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困境,意识形态依然在主导着《1980年难民法》的实施,多方面的阻力依旧存在。《1980年难民法》对美国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大量难民入境使美国的文化更为丰富多彩,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然而大量难民的进入,也为美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民族间的裂痕日益扩大。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特色与创新;第二部分主要讲述美国难民法的演变及《1980年难民法》的立法原因;第三部分主要说明《1980年难民法》的立法进程、主要内容及该法案的实施;第四部分主要分析《1980年难民法》对美国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