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980年难民法》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_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与苏联竞争为主线的冷战成为国际事务中的焦点问题。战后初期,由于战争引起的难民问题,开始威胁西欧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美国为担负自由世界领袖的责任,在1948年制定了《1948年流亡人员法》来应对欧洲的难民。随着冷战的加剧,难民日渐成为美国对苏联进行冷战的一个重要法码,意识形态斗争越来越充斥于后来的难民法中,难民事务成为美国对苏联进行舆论战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二战后,局部性的冲突取代全球范围内的战争,成为世界的常态;因而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所有的难民法都是不同难民危机的具体应对措施,美国不存在一部综合性的难民法案。同时,由于在新时代,难民危机又存在新的特征,美国急需一部综合性的难民法指导难民事务。于是,美国《1980年难民法》便顺势而生。  《1980年难民法》在美国难民法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本法案以人道主义作为美国应对难民事务的出发点,标志着意识形态在难民事务中的作用在减弱,人道主义的作用越来越强。法案的内容主要包括难民的定义、难民的入境标准、庇护政策及难民的安置等多个方面,意味着美国难民法走向了成熟。在难民法实施的过程中,国会赋予政府更为灵活的权力,但是政府应就相关的入境人数、安置资金等诸多方面,定期向国会进行汇报。在难民法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困境,意识形态依然在主导着《1980年难民法》的实施,多方面的阻力依旧存在。《1980年难民法》对美国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大量难民入境使美国的文化更为丰富多彩,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然而大量难民的进入,也为美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民族间的裂痕日益扩大。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特色与创新;第二部分主要讲述美国难民法的演变及《1980年难民法》的立法原因;第三部分主要说明《1980年难民法》的立法进程、主要内容及该法案的实施;第四部分主要分析《1980年难民法》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其他文献
人力资本理论,因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巨大贡献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受时代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虽然邓小平并没有直接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但邓小平理论中包含了丰富的人
在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中,随着其规模变大、管理问题日益复杂,所有权和管理权逐渐分离,职业经理人应运而生。在经理式的企业中,支薪的职业经理人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权和经营决策权
孙中山所处的年代一个新旧体制更替的年代,也是西方思潮向中国涌动的时代,伴随着历史步伐的前进,新与旧的碰撞在所难免,怎样的思想,怎样的体制才是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他只能在摸
在对有关宋初官员贬谪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平面白描后,该文选取了遗存资料较为完整的宰辅群体作一比较详细的研究,以期得出有关宰辅贬谪的某些规律性的认识,同时对宋初政治理念
胡汉分治实际上是一种民族分治,原为中原汉族政权治理边地少数民族的政策.十六国时期大批少数民族政权在北方建立,面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各方面都要高出他们许多
产生于救亡与革命背景下的延安史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治史理念、价值预设和理论框架在1949年以后长期支配中国史运,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直接源头.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