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的生产与消费——兼女性主义视角的阐释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以来的图书市场上,《杜拉拉升职记》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从图书到话剧、电影、电视剧,它创造了近3. 4亿元的骄人产值,并且引发了公众和媒体的持久热评,形成了蔚为可观的“杜拉拉现象”。而作为这一现象的核心,“杜拉拉”这个人物形象也逐渐成为凝结着特殊含义的社会符号,一方面,这个“姿色中上,没有特殊背景,受过良好教育,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的女子”给了初涉职场的“菜鸟”们一丝希望以及在挫折中继续奋斗的勇气。另一方面,杜拉拉的职场打拼也传达出职场男女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与中产阶级梦想的背景下对自我身份的怀疑和对人生价值追求的焦虑。  前言部分介绍目前对《杜拉拉升职记》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选题的创新点。正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描述《杜拉拉升职记》与消费时代的关系。这里的“消费”不仅指物质的消费,还包括文化的消费。通过分析《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中产阶级对生活品味的追求以及以消费水平与场所甄别社会阶层的现象,探讨当代职场人士的生活压力与内心焦虑。另外,为了迎合大众消费的需求,在作家与出版商共同策划下,文学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践行了产与销的一体化。  第二章,描述文学与影视的关系。通过对影视与出版的互动式消费、影视双栖的影像化书写和影视文学互动引发的思考,提出文学的真正出路是增强文学的思想性,拓展小说的艺术表达空间;而影视想要赢得口碑与票房,必须挖掘作品的文学精神,加深对人性的思考。  第三章,描述《杜拉拉升职记》中的女性意识。通过对女性书写者的性别书写,看作者李可消融在作品中的女性价值观,以及对女性经济独立与情爱独立的宣扬,让女性不再作为男性的附庸与寄生者。  第四章,描述《杜拉拉升职记》的文化意义。在肯定《杜拉拉升职记》所传达的一系列积极因素——女性们独立、坚强、愈挫愈勇的精神,以及为现实中的职场人士释放压力,疏通心情,获取直面职场的勇气与能量之外,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它的不足之处:文学性稀薄,类型化严重等。  结语:通过对《杜拉拉升职记》风靡全国的思考,呼吁社会加大对女性的关注,同时,处于职场中的女性也要调试自身的职场观念与价值观念,为现实职场提供另一种色调。  
其他文献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母语学习的课程,它承载着对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是翁方纲任职《四库全书》馆分纂官时所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初稿,共计千余则。《提要稿》对于研究《总目》编撰史、分纂稿与《总目》定稿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