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的小说中构建了大量的“意象世界”,并独树一帜地以“意象世界”的建构作为小说写作的主要艺术策略。他打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中的再现或还原式的写实方式,而开辟出一条“以实写虚”的写作道路。本文从贾平凹小说中构建的诸多“意象世界”切入,对其整个创作历程进行查探,厘清这期间贾平凹文学观与创作方式的突破和变化,并从中找出贾平凹的这种以“意象世界”的构建对中国当代小说写作的艺术启示,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包括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对当前贾平凹研究现状的考察、研究方法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是对本文讨论的关键词“意象”和“意象世界”进行理论界定,梳理这两个词语从中国古代文论到当代文学研究中内涵的迭变,并指出贾平凹对“意象世界”这一概念的具体理解;第二章则对贾平凹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构建出的种种“意象世界”进行梳理,还原其从无意识的、不自觉地进行建构到最终有意的进行“意象世界”构建的过程,找出他不同创作时期中不同“意象世界”的特点以及发生的转变,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第三章以第二章所梳理出的创作总历程为基础,指出贾平凹所说的“以实写虚”的具体方法,摸清他都通过哪些艺术策略来完成“意象世界”的建构;第四章着重讨论贾平凹以“意象世界”的建构作为自己写作方式的内因,以及这种创作方式对当代小说创作和汉语写作的贡献。在本文看来,贾平凹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后,最终通过建构“意象世界”的写作方式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小说写作范式,并以其创造的“意象世界”完成了对现代和传统的勾连,为中国当代的小说创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