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隧道技术与双栈结构的IPv6实验网络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321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使Internet的应用和规模飞速发展。IPv4技术以其简洁、有效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IPv4地址空间有限,就算全部互联网用户不都是永远在线,IP地址在三、四年后也将被耗尽。未雨绸缪,为解决地址空间问题以及其它一些IPv4中的疑难问题,发展了IPv6协议。必须在IPv4地址枯竭前逐步引进IPv6,经过IPv6与IPv4的共存时代,最终全面过渡到IPv6。向IPv6过渡势在必行。 CERNET国家网络中心自1998年4月开始进行IPv6方面的实验,建立了IPv6的试验网络,于同年6月加入6bone,11月成为6bone的主干网成员。CERNET早期的实践,为建立IPv6网络环境、掌握IPv6网络运行和网络信息服务的基本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依据CERNET的运行经验和6bone的基本原则,设计实施了CERNET IPv6实验床,以CERNET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以tunnel作为主干网连接的主要方式,建立了全国范围的IPv6试验网体系。 本论文主要是着重讲述利用两种过渡技术“双栈结构和隧道技术”建立适应我校现有网络的IPv6实验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主要内容包括: 1.详细阐述了有关IPv6协议理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且与IPv4协议相对比,突显出其优势,并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的部署进程。 2.针对建立实验网的两种过渡技术“双栈结构和隧道技术”,系统地分析了其理论依据,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IPv6实验网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扩展了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6to4技术和ISATAP技术两者结合的新型实验网络的实现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数量快速增加,建设与智慧社会相匹配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已成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智慧
期刊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碳化钨晶体的三种结构(碳化钨相、闪锌矿相以及纤锌矿相)进行了优化,得到能量最低的稳定构型,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它的力学、电子、光
经过近40年的发展,针对某一特定类型的道路设施(如路面、桥梁或排水设施等)的管理系统研究已经日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交通的不断增长,人们对道路基础
柴油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建立在柴油机上重要零部件性能的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的,随着柴油机性能的提高、功率的增大和转速的增加,柴油机上活塞所承受的温度及热应力不断的增加。如
学位
随着企业全球化发展,企业联盟正成为一种趋势,目前的企业模型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联盟的需求,模型开放性、共享化已成为企业模型研究的重点。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模型共享机制,动态
转轴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会受到轴本身几何尺寸、转轴转速以及裂纹深度等因素的影响。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弹性波传播特性的大型旋转机械主轴裂纹检测方法研究”,利用传递矩阵方法,研究横向裂纹对变截面转轴中弹性波传播特性的影响,首先进行理论分析,针对不同的断裂模式求出其裂纹处的传递矩阵,结合已有的无裂纹的传递矩阵,进而求出整根含裂纹的变截面转轴的传递矩阵。随后,利用数值方法求解理论分析的结果,
内燃机缸内的气流运动和燃烧过程对发动机的整机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是降低燃油消耗、减少排放和燃烧噪音的决定性因素。多维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费用低、给出信息量大,又能充分反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用户要求的交货期愈来愈短;在生产类型中,大批量生产的比例下降,中小批量及单件生产的比例不断增加,由此带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源的限制,交通建设已经逐渐从依靠扩大路网规模来解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转移到用高新技术来改造现有道路交通系统及其管理体系,从而达到大幅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