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思路,围绕“公共政策问题提出、公共政策制定与合法化、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评估与监控”几个公共政策运行环节,探讨大众传媒在其中所发挥的功能和影响,分析我国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中的功能提升及存在的缺陷,提出强化我国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中的功能的一些路径,力图在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执行政策以及公众参与政策提供一些启示。这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其中主要是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由、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研究的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论述了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中的功能。在“公共政策问题提出”环节,大众传媒的监测、守望功能使社会问题受瞩目而容易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在“公共政策制定”环节,大众传媒的功能是促使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推动公共政策合法化。在“公共政策执行”环节,大众传媒的功能是支持和监督公共政策的执行。在“公共政策评估与监控”环节,大众传媒是评估、监控公共政策的一个主体。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中的功能提升及存在的缺陷。通过纵向对比和案例说明的方法,指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媒介入公共政策的自由度、主动性、成功率大为提高。但是,我国大众传媒在介入公共政策方面仍存在着广度不够、高度不够、力度不够、精度不够、热度不够的缺陷,而造成这些缺陷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第四部分提出了强化我国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中的功能之路径。一是出台保障传媒权利的法律法规;二是渐进式改革新闻管理体制;三是规范传媒在市场经济中的传播行为;四是加大公共权力部门对传媒和公众的开放与合作;五是提高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在介入公共政策方面的素质;六是提高国民利用传媒影响公共政策的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