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的加速,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对农业发展的制约程度日趋加深,国际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系统研究农地流转及规模经营对农业发展绩效的影响,探讨农户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对于如何处理好农地流转与农业持续发展、分散农户经营与规模经营、小农经营与现代农业的关系,构建政府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以新疆玛纳斯县为例,通过对该县乐土驿、包家店、兰州湾、北五岔、凉州户等5个乡镇的实地调查,以农地流转为研究对象,以农户规模经营为载体,运用土地产权理论、边际报酬递减理论、规模经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相关理论,从宏观上分析了农户规模经营的条件,农户规模经营形成的机理;具体分析了这5个乡镇的农户农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农地流转前后玛纳斯县农户的经营规模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当前玛纳斯县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存在以下问题:(1)农地流转的非粮化现象明显;(2)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发挥不明显;(3)农地流转中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4)农户对规模经营认识不足,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高;(5)农村人力资源单向转移,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缺失;(6)基础设施建设难,资金投入不足。本文运用SPSS多元回归模型,对新疆玛纳斯县农地流转对农户经营规模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运算结果显示:在影响农户土地产出率层面,土地细碎化程度、家庭耕地总面积和家庭总收入在1%的水平上显著,滴灌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和转出土地行为在5%的水平上显著。在影响农户劳动生产率层面,土地细碎化程度、家庭总收入、转入土地行为和农业劳动力人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农户对农业经营风险认知在5%水平上显著,非农业劳动力人数和户主受教育年限在10%的水平上通过了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此外,本文还概述了国内土地规模经营的现状及经典模式,对玛纳斯县的三种规模经营模式进行了典型分析,得到启示;并根据调研中实际遇到的问题,结合对玛纳斯县农户流转对其规模化经营的实证分析结果,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促进当地农户规模化经营:(1)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提高规模经营认识;(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3)积极培育和规范流转中介,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4)加强农民职业化培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拓展支农投入渠道,完善农业基础设施;(6)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