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面临着环境与发展问题,资源危机日益突出,因而加快海洋开发、发展海洋经济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淤质泥海岸面积辽阔、地势坦荡,急待开发利用,但开发过程中常遇到许多土壤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本文以东台市海堤、东台林场、射阳林场为试验地,另在沿海平原沙土区设置临时样地,对防护林地的潜水埋深、土壤含盐量、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可蚀性等进行系统研究,并依据这些分析,选择代表性的理化指标,建立了苏北沿海平原沙土区土壤侵蚀量的预测方程。 潜水埋深受地形、降水和林分影响较大。越靠近河道、沟渠,潜水埋藏越深;降水与潜水埋深有密切关系,相关系数达0.9036;由于林内土壤疏松、林冠蒸腾,林分内潜水埋深大于林外,生长季尤为突出。 在水利改良和生物作用下,泥质海岸防护林表土已经脱盐,土壤中可溶性离子成分发生很大变化,Na+、Cl-含量下降,Ca2+、Mg2+含量上升,已不具有典型盐渍土的特性。土壤含盐量y(g/kg)与潜水矿化度x(g/L)密切相关(r=0.9940),方程为:y=-0.2868+0.2985x,且林分年龄越大其值越低。林地土壤含盐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是,春季土壤盐分自上而下逐渐升高,无返盐现象;雨季表土略高,10~80cm较低,而80cm以下土层含盐量急剧升高;秋季土壤含盐量呈下降趋势,0~60cm各层明显低于60cm以下土层含盐量。 春季土壤含水量较高,林地大于农田,且年龄越大含水量越高;6月份蒸腾、蒸发强烈,土壤含水量降至全年最低;随后降水增多,土壤含水量逐步上升,9月份达最高值;秋季降水骤减,含水量随之下降。林地表土含水量一般大于农田,但根系活动层土壤含水量低,且年龄越高影响深度越大。土壤含水量取决于气候条件和土壤结构等因素,经逐步回归得方程:y=48.6709+0.2061x4+0.1786x9-0.4451x10。式中,y-土壤含水量(%),x4-水稳性团粒含量(%),x9x10分别为含水量测定前半个月的降水量(mm)和蒸发量(mm)。 林分改土作用强,随年龄增大,容重减小、孔隙增多。在土壤孔隙中,林地非毛管孔隙较多,尤其是浅层土壤远较滩地大;自上而下毛管孔隙率变幅较小,但较草甸滨海盐土略高。研究区土壤质地比较均匀,粉沙粒(0.05~0.001mm)含量为72.1%~74.1%,在土壤中占绝对优势,沙粒(>0.05mm)含量仅占9.2%~10.5%,粘粒(<0.001mm)含量有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趋势。虽然滨海土壤比较均匀,但不同地段和层次也有一定差异。防护林能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且随着年龄增大,呈现出小粒水稳性团聚体减少、大粒水稳性团聚体增多的趋势。表层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质地和有机质的相关性比较高,但第二层20~40cm其相关性较小,自第二层向下相关系数逐渐升高,说明深层土壤根系活动弱,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主要受土壤母质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