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语法教学要注重具体语境的创设,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然而,在真实的语法课堂中,教师教学的重心仅仅放在语法规则的机械操练上,忽视了语法项目的实际运用,语法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基于这一背景,笔者将引导发现法应用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旨在探索其在语法教学中的有效性,以期为今后的语法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引导发现法对初中英语语法课堂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什么影响?(2)引导发现法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有什么影响?(3)如何更有效地将引导发现法应用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为了回答以上三个问题,研究者以观察、测试和访谈为研究工具,在合肥市滨湖新区的一所中学的一个自然班里进行了为期18周的行动研究。本次行动研究共分为两轮。首先,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现状,研究者在实施计划前对语法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调查。其次,在两轮的行动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了王蔷提出的“引导发现法的教学模式”进行语法教学。最后,研究者利用研究工具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1)引导发现法将课堂的主导地位还给学生,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能提高初中英语语法课堂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2)引导发现法能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3)为了更有效地将引导发现法应用到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在遵循王蔷所提出的引导发现法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提高课堂教学技术。本研究对语法教学的启示是: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对语法进行感知;以引导发现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法的形式和意义;以交际型的语言活动促进学生进行实际运用,进而体会语法的表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