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的追寻——叶广芩文学创作的主题阐释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7623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广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国文坛上,一直是一道独具魅力的文学景象。叶广芩的作品不多,但因她始终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展现、对生态保护的关注,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意义、思考人和动物共同面对的精神困厄,以其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散文化的叙述风格、豁达的胸怀与境界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也吸引了不少文学研究者的眼球。在回望家族与传统文化时,叶广芩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叙事背景,并将人物形象置于传统伦理关系之中进行展现;在异域的感悟中,她通过关注中日文化的冲突来反思中国文化,并始终以超越性的价值立场来认识和思考人性的沉沦和升华;而在近期的生态意识小说中,文学创作上升到了生态伦理和生命关怀的境界。在叶广芩小说创作的诸多特色与诸多探求中,始终存在一种自我铸造的超越性精神,这便是精神家园的寻找。  本文通过对叶广芩创作的主题阐释来整合分析叶广芩创作中体现出来的对精神家的探寻。首先叶广芩研究综述,从她的人生经历入手,对她的整体文学创作脉络进行梳理,探寻她整体创作中显现出来的家园意识;其次是分析叶广芩小说中的家族意识和她对传统文化的守护,针对她对家族亲情的深情叙写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认同,以及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浓郁的老北京地域风情来论述;再次是分析她日本题材小说中对中日文化冲突的展示,以及她超越文化民族之上人性之光的价值立场显现,从她与日本结缘、中日文化冲突下的人格精神对照、超越民族文化的人性之光三个部分进行论述;最后是寻求与自然生命的共生共荣,分析她向民间寻觅生态智慧,通过展示野生动物的悲剧命运抗议人类中心主义,从而引导人们反思现代文明给大自然带来的悲惨境遇,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学主题。
其他文献
学位
增强党的意识是执政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是新时期执政党有效施政、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不辱施政使命的需要。  党的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性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党的意识,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自觉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总书记的这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