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土地和货币资本是核心生产要素。只要掌握了土地和货币资本,就抓住了价值形成的主要逻辑。在这一背景下,审计的核心是围绕“物”进行的。这种以物为中心的审计,即为,物本审计。经济形态发展到知识经济之后,人力资本开始取代物力资本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的最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来说,人的重要性凸显,企业价值的形成逻辑最终是由人的行为及其智慧来决定的。由此,从风险的角度看,人在成为企业价值形成的核心要素的同时,也成为了企业风险的最大也是最根本的来源。行为是人意图的最直接载体。在知识经济下,传统的物本审计模式由于审计的对象是物,忽视了物背后的人及其行为,这一弊端制约着审计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基于行为科学和审计本质的剖析,将行为科学理论引入审计研究,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构建了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以求为人本审计的实践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本文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二章是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行为科学理论、人本主义思想和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第三章是在分析传统的物本审计模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要发展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指出物本审计模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物本审计模式的审计对象集中于物,忽视了人及其行为的作用;对审计风险的考虑不够全面:审计问责制不健全,使得审计问题屡审屡犯。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本审计,并指出人本审计是为了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物本审计的继承和发展。人本审计继承了物本审计中的科学的部分,同时又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对人及其行为的评价来实现审计的目标。第四章是审计的本质与行为导向人本审计的机理。指出审计的本质是通过对人及其行为的评价,来实现对风险的最大控制和提供增信服务和增值服务,并对行为导向人本审计的机理进行了展开研究,分析了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机理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的作用机理。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机理主要由五大要素构成,即行为导向人本审计的目标、功能、方法、规范和信息。其中,方法和规范属于行为要素,是开展审计过程中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信息属于结果要素,经过一系列的审计过程所得到的综合性信息是审计报告出具的前提;而对于目标和功能的研究是进行行为导向人本审计研究的前提。第五章是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的构建,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人本化原则、渐进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的指导下,设计了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的审计流程,重点分析了如何对关键行为人进行行为风险分析,并提出要出具对关键行为人的行为审计报告和对被审计单位的人本审计报告。第六章是结论及展望。总结了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研究的结论,同时,对本文的创新点、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