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进步对各个领域的学术交流产生着愈加深远的影响,网络文献在学术信息中所占的比重也会越来越高。尽管网络文献和网络引文才刚刚起步,但是很多相关研究已经在紧密进行,国外很多学者尝试对当前网络中对学术信息的正式或非正式引用进行分析,来发现网络对研究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意义,并试图构建新的指标体系,以网络中的引用行为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然而,网络中的信息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来看,都远远比学术信息丰富和复杂,同时各个学科本身的特点不同造成研究成果发表和引用的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故而网络引文从兴起到走向成熟,绝非一朝一夕,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阐述,最终才能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并对理论和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出于现实原因,任何学术数据库所包含的都只会是学术文献的一个真子集”,而不可能是全部。数据库在收录文献时会表现出对学科、语言、文献类型等方面的偏好。例如,CiteSeer获取的全部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方面的文献,arXiv.org收录的仅是包括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定量生物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在内的6门学科的文献,即使对于包含SCI, SSCI, A&HCI, CCR和IC,及CPCI-S五大数据库的Web of Science,所收录不同学科的文献在数量上也会存在差异(第4章)。那么了解不同数据库对学科的偏好,以及不同学科在网络文献和引文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网络引文分析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鉴于此,本文将尝试从学科和工具等不同的角度对网络引文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在介绍了网络引文的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之后,首先对常用的网络引文搜索工具进行介绍并对其功能特征进行比较,然后选取物理、化学、计算机三门自然学科的期刊文献作为样本,使用Google Scholar获取其引文信息,对文献类型分布、语种分布等进行统计,并将其与WoS引文进行比较,从时间、学科、工具几个不同的角度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在结束前,使用定量分析法和文献调研法对未来网络引文的发展方向提出模型构想。本文分为6个部分,各章内容分别如下:第一章,引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与目的,研究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网络引文及研究。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网络引文的概念及类型进行介绍,以及其他学者对网络引文的研究方法。进而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网络引文的进展做出进一步的总结。第三章,常用网络引文检索工具概述。对Web of Science, Google Scholar, CiteSeer, Google四种常用的网络引文检索工具进行介绍,并从语言种类、文献收录范围、数据量、网络引文类型四个方面,对四种工具的功能特征进行比较,选择出最适用于本次研究的检索工具。第四章,基于三门自然科学的网络引文定量研究。从物理、数学、计算机三门学科中,每门选取5种高影响力期刊,分别使用WoS和Google Scholar对发表于2010年和2005年的文献及其被引情况进行检索和记录,并从时间、学科、工具三个维度进行数据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第五章,网络引文发展趋势的构想。通过定量分析法对未来网络引文评价新指标的假设进行验证,并利用文献调研法对未来网络引文标引新方式的出现进行推理预测,从而对网络引文评价体系做出公式化的模型构想。第六章,结语。在前文基础上,总结了本文对网络引文研究做出的贡献,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