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晚孕期胎盘血管化程度相关指数,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胎盘血流灌注特点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检查正常并且临床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63例孕妇作为GDM组,另设同期产前超声检查正常及无其它合并症的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二维超声测量胎儿脐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期峰值流速比值(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后,再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测量胎盘血管指数(Ⅵ)、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同时收集孕妇的年龄、孕周、OGTT血糖值(空腹血糖值、1小时血糖值、2小时血糖值)、孕前BMI、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妊娠结局资料。 结果:1、GDM组、对照组间年龄、孕周、孕前BMI、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GDM组胎盘血流VI、FI、VH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GDM组与对照组胎儿脐动脉S/D、PI、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胎盘血流Ⅵ、FI、VFI均与OGTT血糖水平(空腹、1小时、2小时)及孕前BMI存在相关关系(P<0.05),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s分别为VI:rs=-0.264、rs=-0.357、rs=-0.408、rs=-0.382,FI:rs=-0.246、rs=-0.211、rs=-0.335、rs=-0.329,VFI:rs=-0.285、rs=-0.381、rs=-0.440、rs=-0.424)。 结论:1、GDM组胎盘血管化程度较对照组减低,OGTT血糖值及孕前BMI越高,胎盘血管化程度越低。2、GDM组胎盘内血管变化先于脐血流动力学改变。3、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GDM胎盘血流灌注特点优于二维超声对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的检测,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胎盘血管化程度能更早地了解胎儿缺氧情况,及早为临床制定相应处理措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