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空前重视,历史文化街区是彰显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条件,它是一种动态城市遗产,承载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演绎着将来。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地掀起了旧城改造的高潮,许多城市以保护为名拆旧建新,使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遭到破坏,拆除真文物,兴建假古迹,大搞人造景观,失去特色的环境氛围,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现代的“假古董”,致使历史文化街区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遭到了建设性与不可逆转的破坏。笔者在对历史文化街区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已开始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一定重视,但在编制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历史文化街区内居民对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历史街巷、环境、基础设施等保护没有深刻认识,保护与整治方式仅停留在政府领导及各专家的观点层面,保护规划编制多是基于政府视角展开,呈现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意志贯穿的特点,对公众的诉求较少的关注。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研究进行了论述,阐释公众参与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案例。根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内容与方式,遵循公众参与一般原则基础上,以公众“象征性参与”转变为“实质性参与”为目标,构建了公众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调查指标体系。以河北省蔚县、正定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进行了公众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调查评估研究。同时,在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的公众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方法,并对蔚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方法及实施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期冀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本文从以下三部分进行论述分析: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研究及对公众参与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根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内容与方法,在以前置性、持续性、反馈性为基本原则和以公众实质性参与形式为目标,构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调查指标体系。以河北省蔚县、正定为例进行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调查分析与评估,提出公众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方法及实施建议。第三部分:通过对公众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实证研究及相关资料分析,总结出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不足及未来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