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增长和知识经济大潮伴随着移动互联时代汹涌而来,快速变革和颠覆性创新所驱动的商业浪潮正在冲击着每一个国家和企业,如何在这种高度不确定性、不可预测、多变和复杂的环境中抓住“正在发生的未来”成为关键。公司创业作为应对快速变革和实现“破坏性创新”的主要手段,正是企业在移动互联时代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我国经济突破从1到N,从被动的“追赶者”,成长为同场竞技的“并行者”甚至是自信的“领跑者”的一把“钥匙”。正是基于对创业活动在应对快速变化、为企业注入新活力、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考量,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致力于公司创业的驱动因素和绩效影响效果的整个过程研究(Ireland et al.,2009;Zahra et al.,2013),但遗憾的是,现有有关公司创业前因变量的研究大部分都聚焦于企业内的个体因素,企业层面的组织因素或企业外的环境特征因素,如企业高管的环境感知、首席执行官的变革型领导行为、高管团队要素、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实践、环境动荡性等(Zahra et al.,2013;蒋春燕,孙秀丽,2013);忽略了作为转型经济中最重要制度因素的政府对公司创业的影响(Lee etal.,2013)。毋庸置疑,政府可以通过改变“游戏规则”和对“关键资源”的分配来显著影响公司创业,这种研究的缺失与政府在公司创业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极不相称。其次,制度和制度环境作为转型经济国家企业战略研究的最主要内容,是如何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对企业发挥作用仍然缺乏研究(Peng et al.,2009),政府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黑箱”值得深入探究。最后,现有研究大多单纯从企业内部或者外部视角考察公司创业过程,综合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双重视角的研究还较少(Wolft&Pett,2007)。公司创业这种关键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不单单受到其嵌入在内的以政府为代表的制度环境的影响,还受到作为转型经济过程中重要市场环境特征的不正当竞争(Li&Zhang,2007)和作为企业知识和资源基础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能力的制约。因此,为了响应上述现实需求和弥补上述研究空白,本研究基于制度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等多种理论提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制度支持对公司创业和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检验了公司创业在制度支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探索了不正当竞争和技术能力在制度支持—公司创业—企业绩效整个路径过程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首先,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和整理,对制度支持、公司创业、企业绩效、不正当竞争和技术能力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借鉴制度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威胁-刚性理论、战略决策理论等的逻辑和研究成果,深入揭示了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其次,本研究对理论假设中所涉及到的变量进行了可操作化定义,选择并修订了相应测量量表。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京津冀地区285家企业的有效数据,并借助LISREL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对假设进行了检验。最后,本研究对结果进行了总结,探讨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制度支持显著增强了公司创业和企业绩效;(2)公司创业在制度支持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不正当竞争对制度支持与公司创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创业的中介效应起到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但对公司创业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4)技术能力对制度支持与公司创业、公司创业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创业的中介效应都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来讲,本文对公司创业、制度支持、不正当竞争和技术能力等研究领域均有贡献:(1)基于制度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以制度支持为切入点将政府引入到公司创业前因变量的研究中,为公司创业驱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更合理的解释。(2)本文将公司创业作为内外部资源的转化和配置机制,探究了公司创业在制度支持与企业绩效之间所起到的中介作用,为揭开制度和制度环境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黑箱”提供了一把钥匙。(3)本文还综合考虑了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因素不正当竞争和企业自身资源能力因素技术能力对整个公司创业过程的影响,丰富了内外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相关研究,推进了制度支持通过公司创业对企业绩效起作用的整个过程的边界条件研究。从现实意义上讲,本研究深化了政府所提供支持对企业的影响路径和情景限制因素的认识,更为重要地是,本研究为政府如何制定创业支持政策,特别是新兴产业扶持政策,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甄选被扶持企业提供了依据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