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体论问题在哲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本体论与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并列,被西方哲学视为哲学构成的基本板块。历史上的哲学体系几乎都是在构建或者解构某种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哲学的本体究竟是什么,从最传统的理解的物质本体论,到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再到生存本体论,还有其他例如历史本体论等种种言说,使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追本溯源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与此同时出现的是对“世界何以可能”的探求中却忽略了对于“解放何以可能”的追寻。人类解放学说是马克思终生的主题,在本体论的研究中将人类解放学说剥离出去,势必带来理论上和现实中的双重弊病,也正是基于此,本文借助美国分析哲学家蒯因的“本体论承诺”学说将“人类解放学说的本体论承诺”作为论文题目,探求马克思本体论的变革的真实意蕴,以期在本体论上对人类解放的理论做出承诺,并企盼在实践中,找到通达人类解放之路。本文以本体论作为切入点,致力于敞开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本体论的新言说,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同构,将解放本体论从被遮蔽的状态中解蔽出来,从而构建马克思人类解放学说的本体论承诺,以期对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实意蕴有所启迪。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本体论问题及解放论转向。笔者首先考察和梳理了近20年来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的两次重大的转向,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朴素实在论的传统的物质本体论之理解向以张扬人的主体性、凸现人的主体地位为主要特征和理论内涵的实践本体论的转向和90年代以后,从基本局限于近代认识论范式的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关注人的现实生存活动并以此作为解释原则的生存本体论的转向,这两次本体论转向也就被理论界所分别概括为“实践论转向”和“生存论转向”的马克思哲学转向的一种映射。同时,对这两次转向的局限和缺憾加以评述,并且提出解放本体论的转向,开辟了从解放论去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新的维度。 第二部分:人类解放学说的历史和价值问题考察。在对本体论转向及其解读模式进行考究的基础之上,对人类解放学说进行历史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考究。在“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中梳理人类解放学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而突破和超越抽象的人性论的人本主义历史观,开启人类解放学说的现实之路,在价值诉求中,开辟人类解放的价值之维度,凸显科学共产主义之主题。这样,人类解放学说既有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同时,其将科学共产主义作为主题,也彰显了其价值意义,实现了人类解放学说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第三部分: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的遮蔽与解蔽。这是全文的重点。首先,先阐明人类解放学说被遮蔽的理论原因和现实的因素。之后,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在对“解放何以可能”的求索之中,将人类解放学说从理论的和现实的遮蔽状态中解蔽出来,提出“解放本体论”的新言说,构建对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的本体论承诺。最后阐述了人类解放学说的使命和实现的途径。 第四部分:阐明了解放本体论的意义。这是全文的归宿。在理论上,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解放学说始终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灵魂,这也才能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去理解原本的马克思的思想,能在思想上达到对马克思的亲近。在实践上,人类解放无疑是包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今信仰危机甚至缺失的困境之中,以人类解放作为马克思本体论的许诺,能够让人们切身感受到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格魅力,让马克思成为我们时代的同路人,让马克思永远与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