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耐高温陶瓷基复合构件的抗热震性能分析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kk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峻的气动热会导致高速移动的物体产生极大的热应力,进而破坏物体结构。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热防护措施,通常热防护涂层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措施。陶瓷基复合涂层具有质量轻、耐高温、抗热震等诸多优点,是解决航空航天领域气动加热问题的关键构件,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和战略意义,因此被广泛关注。本文针对一种新型的铁颗粒增强相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构件,关注其在面向高马赫数气动热环境条件时的抗热震性能,开展了如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考虑新型的铁颗粒增强相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涂层的热物理特性直接影响其耐高温性质,但目前难以从非标准样件中准确获取材料参数,进而本文研究了其热物理特性的数值模拟预测方法。采用代表性体积单元的方法,建立颗粒增强随机分布数值模拟模型,得到新型复合涂层材料随温度变化的热物性参数,理论分析新型复合涂层材料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弹性模量等热物性参数对抗热震性能的影响。为了深入研究铁颗粒增强相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涂层构件在严峻气动热条件下的耐高温特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建立翼型和平板型的新型复合构件的数值模拟模型。已揭示在高马赫数条件下新型复合构件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演变规律,进而分析局部高温和严重应力梯度对新型复合构件抗热震性能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改进方法,以提升可靠性。从改善涂层应力分布的角度出发,为翼型构件固定方式和新型复合涂层厚度提出设计依据。通过研究不同材料参数对应构件的热力响应,最后得出有利于减小应力的铁颗粒体积占比。考虑新型复合构件服役性能未知,本文探究了新型复合构件在面向严峻气动热条件下的抗热震性能,通过水淬的方式实验分析了新型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预置裂纹和涂层厚度对抗热震性能的影响,得出在涂层不剥落情况下的涂层样貌特征。有关其中,涂层裂纹的位置以及涂层厚度对热损伤的影响,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PM2.5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表现出来的复杂变化模式给PM2.5预测带来困难,多变的大气反应系统也使得PM2.5浓度的精准预测面临严峻挑战。对于每小时的PM2.5浓度预测问题来说,考虑污染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分析PM2.5浓度模式变化规律,将对PM2.5的精准预测是十分有益的。基于此,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回归树(CART)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预测模型,以分层的方式将数
溢油进入海面,在海洋动力作用下大多会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含水率油水乳化物,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油水乳化物类型一般有油包水型、水包油型和三相型。对不同类型油水乳化物准确识别和量化,有助于对乳化溢油乳化程度的评估。LIF是一种有效的海面溢油遥感探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海面溢油遥感探测,但油水乳化物的LIF光谱探测还十分缺乏。本文通过开展实验室油水乳化液LIF探测模拟实验,分析不同油种不同含水率油水乳化液的L
铜合金的高强度和高电导率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性能,如何在保证铜合金具有较高导电率同时提高其强度是高强高导铜合金领域中的技术难题。目前组织超细化及纳米化被认为是获得高强高导铜及铜合金的可行途径和研究热点。本文以CuCrZr合金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初始母材对搅拌摩擦加工加工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改变加工参数及冷却方式等,研究了加工区组织的演化规律。测定了不同加工条件下铜合金的拉伸性能和电阻率,为获得制备高强高导
光催化技术由于具备降解彻底、绿色无污染等优点,有助于解决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具备稳定性好、带隙小、具有可见光响应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g-C3N4的比表面积较小、光生载流子复合严重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和推广。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三种不同的方法对g-C3N4进行改性处理,有效提升了g-C3N4的光催化降解性能。(1)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氯化
非晶合金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及耐腐蚀性等,因此在许多领域均有应用。但是非晶合金作为结构件的应用较少,且尺寸相对较小。真空压力铸造作为一种成型工艺有许多优点,如较高的冷却速度,可以近净成形,但是当前对于非晶合金的真空压铸的报道较少。因此本文选择锆基块体非晶合金作为原材料,开展较大尺寸铸件的压铸成形研究,探索合适的工艺方法,以期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且结构性能满足要求
近年来,由于天然气的高需求导致油气管道建设备受关注,而管道会经过一些环境恶劣、地质复杂的路线,这就要求管道具有能适应恶劣环境、抵抗突发情况的优良性能。本文以X80无缝管线钢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其抗拉强度、止裂韧性、约束水平及夹杂物与孔洞对钢材整体抗断裂能力的影响。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介绍了断裂力学的相关理论,包括评价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的应力强度因子K和J积分,评价试样约束水平的五个约束参
中碳高锰钢以其高强度、优异的延展性而被广泛应用。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中碳高锰钢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步提升材料强塑性一直是材料领域研究热点。本文以0.39C-11.71Mn-2.18Al(wt.%)中碳高锰钢为研究对象,基于层错能设计试验工艺,研究了变形工艺对中碳高锰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如下结果:试验钢经单一温变形(WR)处理后,其强度和硬度显著提升,并且随温变形温度的降低,试验钢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愈加大型化、高速化以及自动化,其运行状态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民众生命安全。而滚动轴承作为机械设备关键零部件,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因此,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滚动轴承工作环境复杂,产生的振动信号为非平稳非线性复杂信号,故而增加了故障信号的分析难度。稀疏表示作为近些年应用广泛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法,能够用较少原子表示信号,从而降低轴承信号的复杂度、冗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这一现象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及人体健康,所以对土壤重金属的检测十分重要。传统检测方法步骤繁琐且时效性差,不利于对土壤重金属进行快速定量检测,X射线荧光光谱法(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XRF)以其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可以实现对土壤重金属的快速在线检测。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分
本文以Fe-32Ni合金作为试验初始材料,主要研究了材料冷轧及深冷处理退火后的组织与力学性能。Fe-32Ni合金在室温下为完全奥氏体组织并且马氏体相变点在室温以下,在液氮中深冷能够使组织发生马氏体相变,是作为马氏体及马氏体相变研究的理想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试验钢的组织进行表征并分析,并用显微硬度计和拉伸试验机对试验钢的硬度和强度进行测试。试验分为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