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系统中空时码与HARQ的结合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x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能极大增加系统容量与改善无线链路的质量,因而成为无线移动通信领域内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这两个优点分别体现在MIMO技术的两个应用中:前者通过空分复用,如分层空时编码(BLAST)方法使数据传输速率得以提高;后者则通过空间分集增益的获取,如空时格形编码(STTC)、空时分组编码(STBC)等的运用,使通信链路更为可靠。即使如此,无线通信系统仍需要一种自动请求重传(ARQ)协议来保障数据包的可靠传输。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技术可获得比传统ARQ更优的性能。HARQ几乎可以保证数据的无差错传输,但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容量。于是,考虑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与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结合将是十分有效和有意义的,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空时码以及HARQ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时码与HARQ的结合(STC-HARQ)算法,即将空时分组码和分层空时结构结合起来,利用HARQ,将空时分组码拆分成多个一维的分层空时码结构进行传输。此算法通过平衡MIMO系统的复用和分集增益以期使系统获得最优的性能。本文对正交空时码和准正交空时码与HARQ的结合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算法在差错率(BER)、吞吐量(throughput)和延迟方面均可获得优异的性能。本文在上述STC-HARQ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星座图重排的STC-HARQ算法,分别从基于全码阵星座图重排的STC-HARQ算法和基于码阵行星座图重排的STC-HARQ算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在系统运用高阶调制时可获得比STC-HARQ算法更佳的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rnet业务日益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实时数据流、混合多媒体业务的广泛接入需求使得如何对有限的通信资源进行最优化利用成
当前嵌入式技术的应用正以飞快的速度扩展到各个领域,嵌入式技术本身也得以长足得发展,其中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尤为突出,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如Linux、v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陆地资源开发殆尽,人们开始探索、开发海洋资源。从卫星地图看,海洋所占地球面积要大大多余陆地所占地球面积,海洋资源丰富,我国有一条长达约18()()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中方便、快捷地传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通信和交流。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暴露出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