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地区多发生以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为主要致病菌的牛出血性败血症等疾病,该病原菌造成牛羊大量死亡、生产性能下降,给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且常规疫苗和化学药物防治效果不理想。本人整理了从西藏牧区基层畜牧兽医站收集到的藏药复方,开展抗Pm的藏药复方药效和毒理学筛选研究,现将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藏药复方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选取三个藏药复方,分别制备提取物,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对Pm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筛选确定体外抑菌活性最佳藏药复方。结果表明,藏药复方一、二、三对该标准菌株均有抑菌作用;MIC值分别为15.63 mg/mL、3.9 mg/mL、15.63 mg/mL。藏药复方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2)藏药复方对小鼠体内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药效学研究通过建立死亡率为75%的Pm体内感染昆明小鼠模型,测定三个藏药复方在3个不同给药量以及感染前、后两种给药方式下的小鼠死亡率,评价藏药复方对小鼠体内感染防治作用。结果表明,经病理解剖、细菌镜检、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VTEK2 COMPACT)细菌鉴定,该模型建立成功;复方一预防组和治疗组小鼠死亡率分别为58.3%、41.7%、83.3%、66.7%、58.3%、91.7%;复方二小鼠死亡率分别为50%,41.7%,81.8%,66.7%,50%、75%;复方三小鼠死亡率分别为66.7%、66.7%、66.7%、75%、75%、50%。(3)藏药复方翼草景香提取物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选用SPF级昆明小鼠,测定翼草景香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评价其急性毒性;选用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低(10000 mg/kg)、中(20000 mg/kg)、高(40000m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灌服超纯水40000 mg/kg),开展亚急性毒性试验,每组雌雄各10只,大鼠连续给药30 d,每天记录大鼠状态,检测分析各组大鼠体重、脏器指数、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未检测出翼草景香提取物的LD50,最大耐受量试验显示,试验组小鼠体重与空白组无差异显著性(P>0.05);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大鼠给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精神状态良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大鼠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体重、肝脏脏器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大鼠的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均差异极显著(P<0.01),单核细胞差异显著(P<0.05),雄性大鼠血清中葡萄糖差异极显著(P<0.01);中剂量组大鼠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基本正常。病理学组织检查结果表明,除高剂量组肝脏有轻微肿大外,其他试验各组脏器均无明显病理学变化。(4)藏药复方翼草景香提取物中红景天苷含量测定采用HPLC测定翼草景香提取物中红景天苷含量,结果表明,红景天苷进样量在0.035093750.56150000 m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17%4.35%,回收率为90.99%,提取物中红景天苷含量为2.7668 mg/g,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专属性和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综上所述,藏药复方翼草景香提取物对Pm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抑菌活性,急性毒性试验LD50远高于5000 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低、中剂量组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基本正常,且病理组织无病变。因此,筛选获得的藏药复方翼草景香提取物在临床应用中安全可靠,该研究为以后临床防治巴氏杆菌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