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对师生互动的影响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ong0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主要有这两种方式:(1)讲授教学;(2)演示教学。而究竟哪种方式双方更能相互理解,在教法研究中存在争论。先前师生交互的研究中,一方面多局限于人机互动,另一方面很少有中国本土化的研究。而随着近红外超扫描技术的发展,多名被试神经信息的同步采集与分析得以实现,这为真实师生教学交互情境中脑间交互神经机制的探究提供了崭新途径,书法教学任务进行时身体动作幅度较小因此适合进行近红外脑成像的数据分析。因此本研究运用近红外超扫描技术,教师通过讲授教学以及演示教学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毛笔字笔画以及汉字的教授,探索哪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脑激活水平更高,被试对之间的脑间同步水平更强。此外,随着视频教学的逐渐流行,究竟是视频教学还是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在教学研究中同样存在争论。因此本次研究同样探索哪种情境下学习效果更好。本研究不仅所选主题紧密围绕学习生活,而且也会给何种教学方式对师生相互理解更有帮助提供了来自脑间同步方面的证据。实验1选取58名被试(1名老师,57名学生)采用视频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的方式进行基本笔画和简单汉字的讲授教学。实验2选取58名被试采用视频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的方式进行基本笔画和简单汉字的演示教学。实验3选取28名被试(1名老师,27名学生)采用面对面教学的方式进行基本笔画和简单汉字的讲授教学和演示教学。研究指标是脑区激活程度、脑间同步数据和信息流流向。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无论在讲授教学条件还是在演示教学条件下,面对面教学比视频教学时学生的脑部激活水平高。第二,在书法教学任务中,师生之间存在显著的脑间同步,演示教学时脑间同步水平高于讲授教学。第三,无论是讲授教学还是演示教学,在人际脑间同步中的信息流方向都是老师引导学生。
其他文献
针对制造类课程实验环节观摩多、分析少等问题,利用科研项目实验设施,设计了基于切屑监测刀具磨损状态的实验。此实验利用切屑与刀具磨损随时间变化的匹配关系,通过观测不停
“一带一路”既是一个中国所主导的、构建沿线国家之间合作、贸易的宝贵桥梁,同时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个影响深广的高峰论坛机遇下,直接获益的无疑就是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机构和公司。  传音控股(前身为TECNO TELECOM LIMITED)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家总部位于深圳、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为全球新兴市场国家提供当地消费者最喜爱的移动通信产品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公司,
在研究物体运动过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是十分重要的。在解题的时候,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几乎形成了思维定势。但在某些问题中,恰当的选取参照物可以
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靶板过程中,容易引起弹头质量侵蚀和头型钝化等问题,从而影响弹体的侵彻效果。本文通过金相实验研究、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具体地分析了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靶板的质量侵蚀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研究与论证,初步探索了侵蚀机理。(1)基于靶场实验结果,回收剩余弹体,结合高速侵彻条件对45#钢弹和PCrNI3MoV弹进行外观分析及实体拟合,对弹体高速侵彻结果进行宏观分析。同时,
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生存与高校的很多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高校的行政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发展,社会为它注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