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人民币应该走先区域化再国际化的道路。人民币区域化是指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发挥国际货币基本职能,经历结算货币、货币锚和储备货币三个阶段,其中,结算货币是货币国际化的最低层次,储备货币是货币国际化的最高层次。结算货币地位的提高,能使该货币更容易地被作为货币锚,进而也为其成为储备货币提供了条件。本文从国际货币职能出发,对人民币在东亚区域货币关系中的地位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国际货币职能发挥情况,来判断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地位,进而判断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做准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定性描述,来衡量人民币在东亚的结算货币地位;其次,对人民币在东亚的锚货币地位进行了定性说明,并用Frankel和Wei的隐含货币篮子回归模型进行了定量检验,并与日元进行了对比;再次,对人民币在东亚的储备货币地位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结算货币、锚货币地位进行比较;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为人民币在东亚的地位提升以及实现人民币区域化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各国的主要结算货币和隐性“货币锚”,并起着类似“货币锚”的作用,同时,东亚一些国家也将人民币做为储备货币,但其在东亚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小的,人民币在东亚的储备货币地位明显低于其结算货币和货币锚地位。因而,要提高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地位,使其完全发挥国际货币职能,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进而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