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解民忧、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关系国家民生大计。公平分配是实现保障性住房保障目的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因此研究和评价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指出廉租房和经济房是在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主要形式,比较了两种住房分配模式及政策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保障性住房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廉租住房的申请条件为指标,通过专家打分,建立影响保障性住房分配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对各个指标的打分可以为保障性住房的定性分配提供理论基础。利用洛伦兹曲线模型对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性评价是主要研究内容。将享受保障性住房人员按照人均收入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并将排序结果五等分的累计百分比作为横坐标,相对的享受保障性住房使用面积作为纵坐标建立洛伦兹曲线模型。由于天津市保障性住房一直走在全国先列,因此,以天津市廉租住房及经济租赁住房进行实证分析,并计算出相应基尼系数,得到天津市廉租住房基尼系数为0.088,经济租赁住房为0.29。由于目前对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基尼系数尚未明确界定,因此,参考经济学指标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3为最佳平均状态。因此,天津市保障性住房分配处于相对公平状态。由于天津市经济租赁住房基尼系数大于廉租住房基尼系数,因此,认为天津市经济租赁住房分配相对廉租住房较为不公平,从保障对象不同、资金投入力度不同、监管主体不同三方面分析天津市经济租赁住房较为不公平的原因。最后,根据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影响因素及保障性住房分配评价模型,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及法规提出对策建议,为保障性住房分配的顺利发展提供理论支持。